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熊旭 實習生胡少雄)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互聯網教育國際高峰論壇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表示,教育可以擁抱互聯網,但需尊重規律,堅持本質,服務學生。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迅速崛起,教育產業正面臨深刻的變革。俞敏洪認為,互聯網為解決學習問題、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途徑,未來教育中介的地面機構或許會消失,因為互聯網時代下學生可以點對點、透明地獲取信息。但他強調,如果這種對點對的互動沒有目的性,沒有成長性,學生最終隻能被互動信息所淹沒,學習依舊止步不前。因此,互聯網時代下有必要借助“大數據”,將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納入智能化數據分析系統中,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
移動互聯改變了教育的開放性、透明性、共享性和全球性,他強調教育應該擁抱移動互聯網,如果運用得當,中國任何地方的學生都能夠通過慕課系統或翻轉課堂系統,通過線上線下的智能化學習,接受到世界和中國最先進的教育。如何借助民間教育機構向偏遠地區的學校輸送優質教育資源,縮小農村與城市的教育差距是政府亟需考慮的問題。
但信息的互動性並不代表教育的互動性。他認為教育之道在於培養具有獨立、創新性的人才。而目前,移動互聯網仍然解決不了教育的本質問題,無法突破線下教育的互動。俞敏洪表示,線下教育在增加學生學習體驗等方面的優勢仍然無法超越,新東方未來還會繼續開設線下教學點,並將這些線下的教學點逐漸建成除上課之外的體驗中心。
教育由線下走向線上,打破了教育時間、地域的限制,使得教學內容向多媒體化互動化發展,推動了教育教學資源更加高效的配置。他認為,未來的教育不存在互聯網教育和非互聯網教育之分,線上教育機構走向地面教育,傳統的地面教育也加快了線上布局的速度,線上線下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發展好的教育。教育可以擁抱互聯網,但還需尊重規律,堅持本質,服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