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2015-09-14 11:14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淮安日报 


近年来,我市按照规模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全力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其中,2014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900亿元,将成为四大主导产业中最先迈入千亿元级台阶的产业。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排头兵,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出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大部分“蛋糕”——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达900多亿元,不仅成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全市主导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更关键的是,开发区不仅坚持“软(件)硬(件)兼施”做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更在推动产业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产业迅速扩张中,逐步以“互联网+”思维助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引领经济发展上水平。

建高地:互联网企业扎堆落户

it产业成为开发区的中流砥柱,这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互联网产业方面也带来新的机遇。在富士康、达方、嘉冠等传统电子制造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发区以淮安软件园为主阵地,抢抓产业发展重要机遇,倾力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成立于2008年的淮安软件园,如今已走过了七个年头。在这七年里,淮安软件园成为开发区互联网企业集聚高地。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部署要求,紧扣软件与信息服务、服务外包、互联网电商、文化创意、人才培训五大产业,重点推进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基地、浙大网新(淮安)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市软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明告诉记者,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纷纷落户开发区、扎根软件园,园区先后成功获批“省级两化融合服务产业示范园”、“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并于2012年成功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跻身国家级软件园行列。

优质载体擎起一个产业。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移动、浙大网新、江苏省通信服务淮安分公司、广和大数据、泰盈科技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企业;以冲浪科技、淮工深蓝、楚淮科技、物合智联、微优为代表的软件研发企业;以佳一教育、微云传媒、华明科教、华娱动力、淮安网、淮水安澜、大可投资管理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以三七玩、十分便民、集睿网络、醋溜科技、三九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

今年上半年,又有一批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互联网及相关企业落户开发区,其中有中国品牌500强、健康科技龙头中脉科技项目,有跨境电商领军企业软通动力项目,以及投资超亿元的印刷、管材类民资项目。与此同时,还引进了跨考网、中斗科技等预计年开票超千万元项目8个。

强产业:打造转型发展助推器

早在2012年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互联网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提出把互联网产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产业作为开发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和重要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发展,互联网产业在开发区加速集聚,并不断壮大。

作为较早落户开发区的一家互联网企业,三九网络在成立之初只有一间办公室、几名员工、一年几百万的开票收入。现在,公司占据近半层楼的工作场所,拥有50多名员工,年产值7000万元、税收500万元,并准备在创业板上市。曾经的“草根”正在变成“大树”。“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企业的集聚,让公司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这种爆发式的发展速度让人意想不到。”公司总经理胡扬说。

于2013年入驻开发区的佳一教育,一开始规模只有几间教室,几十个教师。而在开发区培育强企战略的扶持下,现已年产值上亿,2014年,为开发区贡献了过千万的税收。目前,佳一教育已在全国成立60多个网点,即将走出国门。2015年8月,佳一教育成功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我们还孵化培育了爱赢互通、微云传媒等销售超5000万元科技项目6个。”张明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意见,推动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刚落户开发区时的小企业越来越多地长成了“大个头”。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开发区的互联网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作为互联网产业发展主阵地,淮安软件园目前已基本形成“三园一心”发展格局。“三园”之软件园一期企业集聚度高,已有360余家企业入园;浙大网新(淮安)科技园于2014年12月正式开园,目前已经有20家企业签约入住;软件企业加速园已规划完成,即将进入建设阶段。“一心”之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项目预计年底一期试运营。

今年上半年,淮安软件园完成公共财政预算税收收入4644万元,同比增长达56.4%——在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淮安软件园能保持如此发展速度,互联网产业贡献尤多。

优服务:走上“互联网+”发展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入产业集聚、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阶段。以富士康为龙头的it、以实联化工为龙头的盐化新材料、以卧龙电机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和以敏实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以晟德药业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3+2”现代产业加速集聚。

“坚持以改革思维突破瓶颈制约,靠创新路径加快转型提质,切实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增创竞争优势。”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毅如是说。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无疑是开发区“3+2”产业发展和转型提质的最大源泉。

而且,近年来开发区互联网的迅速壮大,已经为开发区经济发展从互联网时代迈向“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支撑。

5月20日下午,围绕推动“互联网+”战略在知识产权行业的具体实施、运用,开发区举办“互联网+知识产权”专题讲座。佰腾学院讲师翁斌对佰腾专利电子申请及专利巴巴系统进行了详细讲解,对传统事务所向互联网转型的趋势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开发区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迈入“互联网+”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这一培训课程仅仅是开发区推进“互联网+”战略的一个缩影。通过强化培训、提升服务,始终是开发区引导企业切入“互联网+”的重要途径。

为了搭建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区举措频频: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平台被省商务厅批准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纳入省财政人才补贴计划;江苏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开发区成立了全省首家分中心。此外,开发区还建立了软件测试与验证平台、idc数据中心、人力资源等平台。多样化的平台,将为落户开发区的企业提供公司注册、工商税务登记、企业及产品认证、项目与资质申报、投融资、人才定制与培训等多元化服务。

人才是“互联网+”战略落地的保证。开发区始终注重人才发展战略,为区内企业寻求更广泛的人才技术支持。目前,开发区已与清华大学达成协议,将在淮安软件园建立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未来将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来淮发展。今年7月,清华大学的6名硕士、4名博士组成实践小组来到开发区,帮助天泽星网、华明科教公司等解决了很多科研问题。

“在2012年入驻开发区时,只是一个只有10多员工、年产值不到百万的小企业。”天泽星网负责人说,为了帮扶企业发展,开发区连续三年帮助天泽星网申请经信委的软件产业引导资金、商务局的服务外包发展资金、发改委的服务业项目引导资金等多项政府补助资金,累计金额超过200万元。如今,“互联网+服务业”已成为天泽星网发展的核心战略。

“不论是项目审批、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劳动用工,还是政策解答等,开发区都有专门的部门为我们解决。”不只是天泽星网负责人,落户开发区的许多企业已切身感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保姆式”服务,进而走上了“互联网+”发展之路。

2014年第九届台商论坛期间,开发区首次举办了台商论坛两岸软件及电子商务分论坛。今年9月的第十届台商论坛,开发区将举办“第十届台商论坛两岸互联网+”分论坛,首次以“互联网+”为主题。届时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电子工业出版社、台湾中华电子商务协会、台北内湖科技园区、中华资讯软体协会、甲骨文公司等两岸知名软件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将亲赴淮安,围绕互联网产业的共生共赢主题进行交流、学习。

无疑,从互联网迈入“互联网+”,开发区的跨越发展之路将更加宽广!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