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第一次将自己最重要的年终音乐盛典交给了一家视频网站——优酷来直播。2008年,中国移动选择的还是东方卫视与凤凰卫视。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视频直播的道路上,优酷正尝试如何比电视台走得更远:网友看到的不再是编导切换的画面,而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主切换“现场机位镜头”,多角度看直播;网友在观看直播时的网上投票献花将决定明星的返场及演唱曲目,并可以与明星互动;如果你是个八卦网友,明星化妆间也架有机位,可以不看直播看后台……
可以想见,中国移动的“跟风者”,或许已经打算敲开视频网站的合作之门。
尽管优酷运营副总裁魏明12月15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网络视频与电视台是互补关系,但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移动、诺基亚等放弃与传统电视直播平台合作,选择视频网站独家直播,已充分显示出视频平台的媒体影响力,而不仅仅是从属关系那样简单。
直播+点播,视频网站正在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直播的分量
优酷年底的大型直播有两场:
12月20日,在京举行2009无线音乐盛典“咪咕汇”。因有中国移动“坐庄”,以彩铃下载排行为基础,所以众歌星如众影星参加《建国大业》般积极,李宇春、周杰伦、S.H.E.、潘玮柏等一线巨星均将出席。
12月31日,在广州举行诺基亚“无处不玩乐”跨年演唱会,斥资3000万元,纵贯线、陈楚生、周笔畅、苏打绿、王若琳等均将出席。
在此之前,优酷曾有两次直播演练:
2009年4月,优酷与诺基亚携手,首次进行演唱会网络直播,封网长达3小时,尝试了网友与现场明星的多种互动方式。
2009年8月21日至28日,连续8天,每晚2个小时,优酷独家全程直播郭德纲单口相声评书《济公传》。这次直播,已经完全不影响其他用户体验了。
魏明认为,两次演练表明了“直播+点播”的全互动网络视频娱乐模式从技术和运营端已经完全成熟。“对演唱会的直播,其实有技术、带宽、服务器三大门槛,优酷之所以敢接这活儿、支撑这样的项目,是因为我们的直播经验与技术积累,都是一个坎一个坎过来的。”
其实,门户网站也有对一些论坛的图文直播、会议嘉宾发言的视频直播。“直播论坛与论坛直播的区别,就像奥运会与国内比赛的区别。”魏明说。
直播+点播模式
“电视台直播有一个很大的覆盖面,不足之处在于单向;互联网直播除了覆盖网民以外,还有一个互动、双向传输的特点。优酷这次直播,除了跟在电视上一样看演唱会外,还有网民跟演唱会之间的互动,互动是网络直播的一个特色,这是很大的不同。”魏明强调。
“网站除了直播,还有直播前的预热,以及直播后的延展、点播,这都是电视台不具备的。”魏明说。
优酷市场副总裁陈英认为,视频网站由“点播”到“直播+点播”,正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对于一些大广告主而言,这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一项调查显示,15—24岁人群,2006年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45分钟。但到2008年,收看电视的时间为130分钟。也就是说,2006年到2008年这三年间,15—24岁的电视观众,每年减少收看电视的时间是5分钟。然而,在65岁以上人群中,这三年平均每年收看电视的时间反而增加了3分钟,电视与互联网正形成一种互补新格局。
而直播,丰富了视频网站的表现手段,加大了对其受众群的吸引力度。
“直播模式从行业探索到应用性爆发,优酷在‘直播+点播’模式应用和营销有效结合的道路上,已摸索出一条新路。”陈英说。
2009年6月份,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已达2.3亿,为美国网络视频用户数的1.8倍。随着3G商用的推广,无线互联网视频的应用规模也将更为庞大,这些用户主要是30岁以下的高学历主流消费群体,每周平均收看视频的次数是3.96次。
“2010年应该是3G应用元年,视频将是3G的主流应用之一。”魏明说,届时优酷的直播+点播将会更具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