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宝商店的快速演变看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集中化趋势:bbs.chinabyte.com% K2 q _6 `+ I
# N" v# a' L- ^# j/ P
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在中国比外国激烈,表现为开店费,中间抽头少。
但是在平台上经营的网店也很激烈,结果导致进入的资金门槛不断提高,而网络广告也是变得益发昂贵。
所以TAOBAO的收入结构,和EBAY, PAYPAL的收入结构很不同。广告的比重更大。
我有一个同学,现在是淘宝网店(淘宝新开辟的领域,不同于传统淘宝的小店主,只能法人实体注册)的店主,年营业额在1500万左右,倒卖的就是国产化妆品,毛利有30%。实体仓库设立于杭州,充分利用客源近和江浙物流迅速的特点。
根据他的描述,淘宝网店里面,2008年营业额最高的商店可能营业额是2个亿,2009年肯定有8-9亿年营业额的网点出现。而进入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没有100-200万无法开设淘宝网店。. Z+ @$ m, _% t: F" V0 I( b
而淘宝网店的页面广告也是寸土寸金,从5000到数十万不等。
这迅速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问题是:这个商业模式下游消费者是谁?对于城市的实体商业打击程度如何?是分享增量(中下层中产和部分低收入者)还是挖存量? 图书零售行业是挖存量了,普通商品情况如何?* S+ a; `, y9 D1 m0 O6 t- H
6 B" g7 k6 ^+ O1 K. ]& g
电子商务扩大以后,从世界范围上来看,交易机会多了,尽管耗费的中间成本如跨国空运能源耗费比例大了,但让世界各部分的确有了更多发现自己商品的机会。这有点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道理:形成了一批增量需求并自我循环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