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互联网上的快递公司北京快网CDN的DNA

2010-03-23 17:29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新经济导刊 作者:林坤


        引言:快网是互联网上的快递公司。与传统快递公司不同的是:快网快递的不是物理包裹,而是信息包裹。

      此后,刘再德加盟硅谷的CDN公司Speedera (意为“速度时代”), 担任其研发和战略副总裁。2005年,这家公司被上市公司Akamai以1.3亿美元收购 刘再德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 负责Akamai在中国事业拓展与战略。一年多前,刘再德离职,加入了快网。

       对网站来说也大有裨益,因为节省了前期投入。“他们自己来建CDN节点成本很高。而通过我们,它们就不需要在全国建很多节点了,也节省了后期的维护成本,网络管理成本”刘再德告诉记者,“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上网的速度快了。”

         作为革命性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这也为CDN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3G的推动下,终端可以看电视、玩游戏等,这对流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内容分发系统,对于CDN来说,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

电子商务的发展则是CDN的又一机遇。刘再德表示,“电子商务网站上有很多图片、内容介绍,在内容介绍、图片越来越详细、清晰漂亮的趋势下,他们同样需要内容分发。”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商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将会出现更过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增加了更多跨网、跨地区,国际间的流量,对于CDN来说则是更大的机会。腾讯、敦煌网等都是快网的客户。

此外,“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促使更多的软件都放在服务器端了,放在网络上,这也对CDN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再德表示,“未来三五年,CDN市场将会出现井喷。”

然而,机会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同等的。在此行业,蓝汛已有十年的行业经验,并树立了市场的老大地位,而刚刚上市的网宿科技,也实力非凡,并且发展势头迅猛。虽然快网近年来展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但在中国CDN行业的地位,称“三国鼎立”也颇为勉强。

作为后来者,快网有何后发优势?刘再德表示,“中国CDN市场足以容纳两三家公司。快网的目标是赶超前者。快网的优势是:竞争对手已经为快网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快网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而快网的平台一切自己开发,使用了最新的技术, 没有更多的包袱。正如新买的电脑,CPU, 内存都是最好最快的, 效率高, 处理能力强.”

除此之外,CDN还可以降低黑客的攻击。“网站攻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DDOS攻击:通过批量发送请求,使网站来不及反应,这样就把你网站的HTTP服务打死了。而CDN容量很大,很多服务器来服务,想要打死是很难的。此外,另一种方式:攻击DNS的服务器,用CDN也同样降低了攻击的可能性。”刘再德说。

CDN的优势,配合“云计算”的模式,快网的商业模式便应运而生。“从技术本身而言,快网更多的是软件技术;而在经营模式上,我们又是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刘再德补充说,“SaaS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纯粹的软件将不断被SaaS取而代之。”

至今,SaaS化已成为众多软件企业竞争的新战场,包括用友伟库网,金蝶友商网,金算盘等早已展开布局。刘再德认为,快网的SaaS与一般的SaaS并没有多少冲突:“快网的SaaS是一般SaaS的in-nable。快网SaaS主要应用在帮助其他SaaS做内容的分发。”

据了解,快网在全球首次提出了CloudCDN的理念。“CloudCDN就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CDN技术和网络,实现CDN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引发了CDN的行业革命。”刘再德告诉记者,“利用网络这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虚拟化平台,可以实现软件的即用即取,需要多少取多少,不用时也不用交费。平台的结构,根据客户的要求有很大的伸缩性。”

然而,即便是云计算,硬件成本的投入也不可避免,但快网能够将成本降到最低。“因为复制或缓存网站的内容,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而这需要采购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刘再德告诉记者,“除了通过自己购买设备,快网还通过电信运营商租用部分设备,这减少了前期的成本支出。”

刘再德继续说,“CDN的一项最核心的技术缓存。使做同样的东西,由于快网的核心缓存技术效率很高, 竞争对手需要三台机器,我们只要一台机器,比业界有三倍的效率。”他补充说。“现在,硬件投入相对较高,而理想的状态是:公司规模扩大后,客户云集,软件与硬件投入的差距将逐步缩小,甚至不排除软件成本低于硬件成本的可能性。”

 

市场:后起之秀

在美国,CDN的市场规模在10亿美元左右,而在中国CDN市场则相对较小,甚至不及美国市场的十分之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无论从网民数量,还是从带宽用量看已经超过美国。”据此,刘再德认为,中国CDN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特别强调了CDN在中国的六大机遇.

首先,视频网站、网络电视等的出现,对CDN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些正版视频网站已经意识到速度的重要性,他们有的已经在用快网的CDN,有的正在做一些测试,与我们进行商业上的谈判,将成为快网的客户。”刘再德说。

网络游戏(不管是网页还是传统网游)的发展对CDN需求量也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网游实现40%的增长。“也许大型网游公司能够自己搭建CDN平台,但中小型公司自己搭建平台成本相对更高了,因此我们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刘再德说。

如此看来,刘再德可谓一名成功的连续创业家。刘再德表示,创业是一种乐趣,因为充满了挑战,而一旦走上这条路,就会上瘾。“把公司带上正轨后,您就没有挑战的欲望了吗?”面对记者如此问题,刘再德却谦虚起来:“可能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创造大型、国际化的企业的能力。”

无疑,快网的强项是技术,刘再德将之称为公司的“DNA”。而让刘至今更为自豪的是:一般而言,专利引用达到10条已实属不易,而刘再德的一项互联网技术专利已经被引用了500多条,成为了国际互联网历史上引用最多的技术专利之一。

除了刘再德,另外三位高管(销售副总严波、CTO郝冲、服务副总周强)无一例外也都是从业CDN出身。“他们曾在一起工作,都是网宿科技的旧将,在CDN领域都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快网就是他们创立的。”刘再德告诉记者。

据了解,德丰杰在投资快网后,将刘再德空降至此。空降兵与创始团队在工作中的摩擦案例屡见不鲜,而快网却没有出现类似状况。“我们磨合的很好,合作中一直也没出现什么问题。”刘再德告诉记者,“他们(另外三位高管)在国际化的视觉、前瞻性和行业策略管理经验方面稍有不足;而我则缺乏在国内办实业的实践经验、人脉关系等。我们在一起合作,可以洋为中用,取长补短。”

 

模式:软件即服务

“我们做的是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让用户就近访问网站的内容。就像互联网上的快递公司。”技术出身的刘再德,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快网的商业模式,“传统快递公司快递的是物理包裹,而快网快递的是信息包裹。”

对于运营商来说, CDN能够减少网间的访问障碍,并为之节约了成本。“信息内容可以放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网络上,也可以放在教育网、科技网上。如果内容放在教育网上,教育网的用户,就可以直接在网内使用。随着3G网络的飞速发展,这对小运营商将有更大的帮助。不仅帮助它们节省了费用,也加快了终端用户的访问速度。”刘再德说。

北京慈云寺桥东南角的一个高层写字间里,当记者被刘再德引向一间乒乓球厅时,交流球技的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因为仅有的会议室已被技术部门员工占用,采访只能委屈您在这进行了。”刘再德操一口浓重方言的普通话,一脸歉意。

刘再德是北京快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快网”)的董事长兼执行总裁,而他的名片上只印着“执行总裁”一职——这是一个与“实干”更为对应的名份。对于一家的处于成长期的初创企业来说,“实干至上”难道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在乒乓球台前,记者与刘再德展开了你来我往、有问必答的“切磋”。接过记者的问题,刘再德也始终能够正面解答,并时不时伴随着傻傻的笑,话语间包含着真诚。几轮过后,这家“互联网快递公司”的成长轨迹也渐渐浮出水面。

 

团队:土洋结合

自2006年成立以来,快网以每年超过400%的速度发展,至今已在全国各重要省市布置了150多个网络节点,覆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教育网和科技网等各大运营商,并赢得了200多家客户。继入选“红鲱鱼08亚洲最具投资价值百强”,成为国内唯一入选的CDN服务商之后;去年11月,又成功入选“2009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

快网高速发展的基因是什么?与网宿科技、蓝汛等清一色的本土团队相比,“土洋结合” 的团队为快网加分不少。“既有创业上市的丰富经验,又具备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中外经验的结合,使我们在中国、国际CDN市场取得一定地位。”刘再德告诉记者。

刘再德便是“洋”的代表。从1985年出国留学开始,刘再德在国外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在华人留学生中,刘再德算是很早就接触互联网的人。1987年,在互联网还远未对公众开放时,还是一名博士生的刘再德就开始做一些互联网的研究项目。

从1990年毕业到1995年创立第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刘再德接触的无一例外也都是互联网公司,而在耳濡目染的浸泡中,刘再德从网站负载均衡服务发现了机遇。而他与伙伴一起创立的提供网站负载均衡服务(CDN很大一部分是做负载均衡)的Resonate公司。在业务服务领域,这家已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研发了不少技术都市现今CDN的基石。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