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互联网>>新闻详情

中关村核心区向全球创新中心大步迈进

2010-04-13 08:17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霍立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幕已经拉开,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前沿阵地,正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2009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党中央、国务院再一次选择了中关村,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海淀作为中关村核心区,再一次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赵凤桐今年年初表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坚持在扩大总量的过程中调整优化结构,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走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支持智力密集型高端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中关村核心区建设,要与世界同行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海淀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正在调整思路,抢占产业制高点,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迈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20年来,中关村海淀园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群的一整套扶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和产业培育体系,为今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具有丰富的产学研用资源,集聚了30多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100多家国家骨干科研院所、6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0多家国家工程中心、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集聚着1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都有大量创新成果诞生,形成了一批低消耗、高附加值、高带动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雄厚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用资源,使得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之源生生不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目前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拥有众多高附加值企业,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业务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共有218家,其中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达到104家;新材料和生命科学企业分别有52家和41家;物联网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利用分别有11家和10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放眼国际才可能在全球产业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简称“1+20”政策),其中《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国际化发展实施办法》和《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更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企业的品牌建设水平。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一批批具有国际合作水平的企业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不断脱颖而出,仅2009年度《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国际化发展实施办法》就支持了国际合作项目46项,涉及领域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等,涉及合作国家或地区21个。

 

威讯紫晶公司开发的物联网无线收发芯片及网络技术,是中关村核心区(海淀)众多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打破了此项技术被国际上少数公司所垄断局面,并取得了多个国际标准;北大先行承担的新一代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中试研究已走向产业化;碧水源公司的中空纤维膜、膜元件和MBRU膜组器结束了我国膜产品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历史;科兴公司在全球率先研制成功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总结出来的这种培育国际合作项目先行先试机制的推广与应用,必将为实现国家的“四个一批”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先行先试排头兵的“思与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的崛起,是机遇,也是必然。

 

“发展是硬道理”。北京市海淀区区长、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林抚生表示,从1988年试验以税收优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到2000年开始探索建立市场经济的局部环境,再到2009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多年来,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始终走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所形成的经验和成果,在全国众多高新区中得到提升、转化、辐射,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

 

20多年来,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先后产生了曙光5000A超级计算机、神舟五号、非典灭活疫苗、闪联标准、TD-SCDMA标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聚集了联想、用友、华旗、新浪、搜狐、中星微、百度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和海外上市企业,成为体现和展示国家创新能力,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竞争的重要标杆。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未来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高端化、总部化、特色化、集群化”的发展路线,重点打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信息通信等三大竞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等四大潜在优势产业,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端产业体系。

 

为更好地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整合永丰基地、中关村环保园和中关村创新园资源,于2010年2月成立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统筹海淀北部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中关村发展集团于2010年3月应运而生……一系列创新资源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整合,必将对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者的“勇与谋”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有关专家也表示,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在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将是一条捷径。来自世界科技园区协会的有关专家指出,全球科技园区经过了近50年的发展,如今也遇到了转型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科技园区发展面临着从过去以“创新与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式向以“创新与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国高新区在探索战略新兴产业的能力、水平以及方法上将会与世界高新区的同行们会不期而遇,这无疑是对我国科技园区国际化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

 

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关村核心区(海淀)需要在世界坐标系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找出一条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之路。围绕2020年将中关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将按照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年)》的要求逐步推进。

 

从长远来看,海淀传统的以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环节为核心的单一科技产业国际化路径,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打造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要求。

 

为此,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将立足新阶段、新使命,完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路径:立足海淀的科技、教育、文化三大功能优势,激活区域发展的核心优势,构建区域国际化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形成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国际化发展的核心优势特色与影响力;立足区域现有的产业体系,构建以科技为核心的国际化产业生态,推动区域整体国际化发展;凸显海淀国际化的科技特色,不断强化和提升以科技为核心的区域整体国际化的影响力,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历史与现实的共同选择,赋予了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而富有改革与创新精神的中关村人必将不辱使命,为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不懈努力。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