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青年网络问政是此次几大团队调研的核心。从宽泛的意义上讲,这一群体从18—40岁,囊括了南海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作为与青年接触最为密切的南海团委,如何看待青年网络问政,又有着怎样的工作思路呢?
“Young·地带”引导青年网络民意表达
去年1月,作为团中央青年网络社区全国互联网团建试点之一,“南海青年网络社区(Young·地带)”启用。这一类似于“人人网”、“开心网”或国外的FACEBOOK等时尚个性化的互动社交类网络,迅速吸引了不少南海的团员加入,成为南海团员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这个网络社区,共青团南海区委有关负责人也是一个发烧友。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是“Young·地带”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整个网络社区建设的核心。通过竞技、多媒体评选等线上活动,和线上发布、报名、统计、分享,线下具体开展运作等活动相结合,形成合力,全面涵盖青年活动。
这一思路的背后,是整个南海青年与政府信息在网络上交流、对接的趋势。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强青年对南海的归属感,“Young·地带”中特意加入了区情要闻元素,以此加深青年对南海的了解。“在‘Young·地带’开展的线上线下活动中,我们也会将政府的一些想法贯穿、渗透到其中,以此引导他们多关注政府信息,并加强政府与青年的互动。”
青年网络民意领袖崛起问政格局将变
“青年群体在南海网络问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调研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南海的青年群体发展尚不够成熟,但作为网络用户的主流活跃群体,其在未来网络问政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团区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海比较活跃的网民中,不乏一批功底扎实、思想新锐的青年网民。他们关心南海的政经、民生大事,也热衷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从整体来看,这批青年网友还没有成长为真正的网络民意领袖。
“如果能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成长为网络民意领袖,这对未来南海的网络问政格局将会有很大裨益。”该负责人希望,通过上述“Young·地带”、手机、飞信等新平台,在团结南海青年的过程中,引导青年对南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出一批思想深刻、见地独到的青年网民,能在网络问政中真正为政府建言献策,为群众排忧解难。
这与当下及未来的南海人才格局也相契合。随着产业升级转型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高端青年人才会进入南海,“这种集体的智慧如果能实现有效利用,南海的发展肯定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