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从设计与规划,运营与管理,数据与绩效,客户体验四个维度对运营体系进行了基于150条检查点的全方位改善与评估。由此甄别出了运营管理中的六大改进板块,多达上百项的优化点。基于系统性的对标与量化评估结果后,制定了改进主计划,任务里程碑、责任人与完成时间跟踪表,并迭代式推动相应的改善措施,确保整改提升方案的落地。
整体项目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现场运营、后台系统优化、人力资源提升、KPI指标提升等专项科目,最终落实到客户体验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领航,完善中心发展规划与目标。承接上级战略部署,对标国内外领先的客户中心,编制了未来5年发展规划,明确打造专家型、创新型员工队伍,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中心的发展目标;同时在客服专业首创发布《客户服务中心智能客服信息系统规划》,引入前中后台供电服务体系架构理念,未来5年内建设18个信息系统,打造客户服务领域的“最强大脑”,为公司转型提供支撑。
二是文化引导,服务文化实践主题深入人心。充分认识到刚完成省集中的运营团队缺乏明确的方向,于是开始以“壮美八桂 声暖万家”文化实践主题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文化入心、文化入眼、文化入行”的特色实践活动,推动文化渗透“看得见、有感悟、动真情”。中心通过文化建设活动统一了中基层干部团队与外委团队的思想认知,明确了近期的发展目标,并最终确认了核心KPI管控指标。
三是数字驱动,智能客服体系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在项目开始落实改善计划之初,便清醒地意识到产业发展的科技趋势与核心增长点。中心从2020年中就全力推进客户服务系统的全方位应用,打通生产、调度及营销系统信息传递“壁垒”,客户停电信息传递效率不断提升。加快智能语音平台与智能在线机器人建设,实现热线智能IVR语音服务、在线智能应答占比达50%。深化客户服务“场景化”研究,建成“客户服务分析与预警”系统并开展实用化推广应用,场景化、智能化客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体验升级,服务能力与服务温度持续加温。中心的发展必须以客户最终的体验为核心目标。2020年,中心成立了话术创想团队,通过更丰富、更有温度的话术提升95598服务水平和客户感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布老年人客户服务9项管理措施,有力保障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客户诉求快速、妥善处理。优化服务温度质量检测标准,查找客户服务体验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客户体验和服务满意率实现“双提升”。
2020年,神州大地面临着新冠疫情突袭,各地疫情阻击任务十分严峻的情况。作为基础民生保障行业的窗口部门,在本次疫情中任务艰巨。中心以战代练,在实战中检验运营管理优化项目的效果,全面打赢这场阻击战。基于2019年逐步建立起的专业化运营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排班管理和成熟应急机制,使得热线、互联网渠道面对突发的服务上涨需求仍能保持平稳、畅通,疫情期间人工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为客户提供了“不打烊”的供电服务。
按照上级部门应对疫情工作要求,中心管理人员对全区14家定点收治病人医院、各地市疫情指挥部的客户诉求进行了重点监控和提级督办,并及时科学地调整排班,将坐席值班人员调整为平时的1.5倍,旨在保证客户诉求及时响应。春节期间,中心共安排管理人员在岗值班240人次,坐席员排班980人次,人工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二)带好头、站好岗,党员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中心在文化建设模块里,明确了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核心管理思想。以党员为基石,以团队为单位,全面应战。投诉班党员韦悦(化名)大年初一值班,晚上九点获悉已收治1例确诊新冠病人的某市红十字会医院设备故障停电的消息后,立即提级督办,与当地供电局联动,不到两个小时即为医院接好临时发电车,安排开展故障设备抢修,充分发挥了“客户问题预防解决中心”作用。
(三)推广远程渠道,线上业务办理保安全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期。中心面临了数字化转型全面触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机制、服务模式和产业形态的变革期。
下一步,企业将继续强化客户服务创新发展,努力建成全渠道智能融合服务流程体系,创新渠道多样化客户服务模式,通过“客户服务、运营监控、服务支撑”三大智能客服系统建设,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