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新闻详情

北外团委书记谈冬奥会语言服务:随时随地做好准备

2022-02-17 13:26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中国网


2022年北京冬奥会盛大召开,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体育盛事。对于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官员和赛事举办者的沟通与交流,语言服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本次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协调人,该校团委书记黄伦伦日前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为冬奥提供保障服务,北外师生随时随地待命”。

人数最多的专业志愿者服务团队

据北京冬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本届冬奥会共录用志愿者1.9万人,分为通用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两大类。“北外共派出了898名冬奥志愿者,除一名通用志愿者外,其余全是专业志愿者,是派出专业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校。”黄伦伦在采访中介绍道。

据悉,北外的志愿者服务涉及众多领域,分布在北京和张家口两个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延庆、北京、张家口三地的冬奥村以及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北京冬奥主媒体中心、张家口颁奖广场等地。“我们的志愿者服务主要还是建立在语言服务的基础上,这是北外的招牌。很多志愿者还被选派去了关键性岗位,比如,服务国际奥委会官员的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lympic Family Assistant,简称OFA)、服务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助理等。”据了解,奥林匹克大家庭重要客户的陪同人员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来自北外的志愿者,其中还有两名同学作为OFA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供服务。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冬奥会志愿者汤昊男(右)与陪同客户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双奥之城”多语言呼叫中心:24小时不间断的语言服务

据黄伦伦介绍,除活跃在各场馆和奥运村的志愿者外,还有96名语言服务志愿者在位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内的多语言呼叫中心值守,为冬奥会提供21个语种的三方通话翻译服务。

据悉,多语言呼叫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自2010年以来,中心提供八种外语的常规服务,连续4300多天不间断运行,常态化服务国家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自冬奥会赛时服务启动以来,中心24小时不间断值守,共接到500多通来电,及时协助处理众多涉奥事项,提供的语言服务时长和语种数均为历届冬奥会之最。

“据我了解,有的志愿者当年以学生身份参与08年奥运会的多语言服务工作,而如今又作为教师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出现在冬奥会多语言呼叫中心的坐席之中。他们从课堂上‘面对面’的师生,变为多语中心‘肩并肩’的战友。”黄伦伦笑谈。

依托北外开设的101个语种资源,中心还能提供21种常规语言之外的其它语言的应急服务。“不久前,中心接到两通电话,分别需要波斯语和丹麦语的翻译服务,都不在21种常规语言之列。中心立即联系了相关语种的师生,第一时间解决了涉奥需求,而这些师生甚至都没有志愿者的身份。”

语言服务志愿者在多语言呼叫中心值守。(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冬奥会开幕式上看不见的外语指导

冬奥会开幕式上,40个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圣歌》的一幕,让许多观众记忆犹新。谁能想到,这群小演员都是来自太行山区的儿童。

据黄伦伦回忆,去年秋天,冬奥会开幕式节目组联系到学校,表示急需希腊语老师指导“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欧洲语言学院迅速反应,派出希腊语专业教师秦烨臻及2019级本科生林嘉濠赴河北省阜平县,帮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希腊语的发音,而北外师生也为能以这种方式服务冬奥而感到自豪。

黄伦伦最后强调说:“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也是文化交流的盛会。”他希望语言服务的志愿者们能利用冬奥会平台,发挥多语种优势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服务冬奥会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