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存量客户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客服中心每天都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客户人工服务请求,但是客服中心人工服务资源总是有限;这就提出了客服中心的基本矛盾——客户多样的服务请求与有限的服务资源之间的矛盾;具体化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1、哪些客户请求需要被优先满足。2、如何分配最合适的座席满足服务。传统解决思路及存在问题
在过去的客服中心对于客户人工服务的请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案:1、按排队时长接待:即按照客户排队时长和座席空闲时长依次匹配,即客户排队时间越久,座席空闲时长越长,那两种就进行撮合。2、按照客户资产等级接待:即单纯按照客户资产等级进行接待,资产越多就越先被接待。3、先智能后人工服务:无论客户请求何种内容,全部交由智能客服优先进行解决,对于智能客服实在解决不了在交由人工解决。这样的话,就进而产生以下问题:
根据RFM模型进行客户分级
R(最近一次入金的时间):根据入金时间远近进行划分;
F:APP登录频次):根据登录APP频次高低进行划分;
M(年日均资产):根据年日均资产多少进行划分。那么,就可以将已有的客户群划分为下几种,如表1所示。表1-客户等级划分
根拆分服务场景定义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客户请求的业务进行场景细分,在同一客户对于不同业务请求时具体分配的服务任务情况,我们不能在一些基础的业务场景就大量投入高级别人力,这样对整体来说是一种资源不均衡,对于金融行业业务场景可以参考表2。表2-业务场景划分
关注客户情绪与交互轮次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客户在咨询时的情绪状态,对于客户在咨询不同业务时携带的情绪进行细分,当客户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时就要考虑服务升级,例如一般客户在自助业务中出现不满的情绪时,此时就不能继续在智能客服中服务,而是立即让人工座席进行协助;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在客户服务中,客户在进入服务时会自带情绪入场,但并不意味着客户的情绪是不变的,尤其是在服务过程中多次交互后还是没有解决客户问题和需求时,客户的情绪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最坏的情况可能出现客户情绪激动甚至愤怒(表3)。表3-交互轮次与客户情绪变化表建立“CS”客户服务模型
综上我们将客户等级、服务场景、客户情绪与交互轮次综合考虑,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CS”客户服务模式。其中将客户等级作为Y轴、将交互轮次、意图分类、情绪状态作为X轴,然后将座席(智能客服、基础人工座席、高级人工座席、专家人工座席、专属投顾、投诉合规专岗)依次填入到交点中,形成如图2。
图2-“CS”客户业务服务分级模型在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客户级别、业务类型、交互轮次以及情绪状态进行服务分级匹配;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境(图3):1、同一业务下不同客户级别分配:在同一个业务场景下,客户等级越高分配的座席等级越高;2、同一客户级别不同业务场景分配:在同样级别的客户在不同业务场景下,业务场景越重要(复杂)分配的座席等级越高;3、同一客户级别同一业务场景下不同客户情绪分配:在同一客户级别同一业务场景下,客户情绪越激动分配的座席等级越高;
图3-不同场景下客户分配情况例如对于产品营销场景,可以引流至在线投顾提供专业建议,对于业务建议与投诉升级场景,我们利用智能情绪识别,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流程流转产生的时间消耗。同时客户与智能客服交互过程中,当识别到客户有某些特定需求时,如客户有投诉意愿或客户有较强的营销线索意愿,则提示客户将由投顾经理或人工客户服务,并将客户转接至投顾经理或人工客服,而在转人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客户等级和服务场景进行座席匹配;
总结
1. 广度上:获得客户,通过细分客户,识别客户特征,分析客户购买偏好,找到潜在客户及其需求,使营销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销售目标命中率更高,从而获得更多新客户。
2. 长度上:是要保有客户,通过客户价值分层管理,对不同价值等级的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使客户满意度提高,从而维持长久、稳固的客户关系,降低客户流失率,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
3. 深度上:就是要提升客户赢利能力,通过客户价值挖掘和客户价值评估,发现客户的赢利能力和价值潜力,挖掘出更多的再销售机会,实现交叉销售、增量销售和推荐销售,使客户的利润贡献率大大提高,最终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