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咨询客户形成较为热情、专业的服务印象,服务开头语中的意愿表达非常关键,它可以让客户体会到服务的尊崇性和客服人员乐于服务的精神面貌。
上面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开头语只有一字之差,看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最后一个字不同而已,连句子的含义都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从客户服务沟通语音发声的角度去看,第二种最后为“帮助”的开头语是不推荐使用的。是因为最后一个“您”字和“助”字在音调上有着明显差别,“助”字发音为四声(去声),而“您”字发音为二声(阳平),通过服务“语音语调末字上扬法”©分析,阳平发声更容易表达热情的语气,而若要将去声表达出热情的语气就需要刻意上扬去声的字尾,无形中给服务人员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难度。
服务的结束语是在沟通或问题解答完毕后用以表示感谢信任与说明关怀的语句,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感谢您的来电,祝您(心情愉快),再见”,在这个句子中可以分解出三个部分,表示感谢、表明关怀和礼貌用语。
“感谢您的来电”可以更换为“感谢您的致电”、“感谢您的支持”和“感谢您的信任”,这都是一样的,也建议这几种语句可以一并纳入服务结束语范畴,服务人员可以根据客户沟通的问题内容及结果来判断使用哪个表示感谢的语句最为合适。
大多数情况下客服中心会限制选择3-5个,也有完全不限制的,完全不限制的情况下就要求服务人员要有非常准确的沟通效果判断能力了;同时在表明关怀的话术使用时应该对服务人员提出要求,即这句话并不是每个客户都要讲,本来是一句表示祝福的话,如果是在客户对于服务处理不满意的时候就要禁止使用服务结束语中的关怀语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下面谈一下结束语在服务中心的应用情况。
(一)自然关闭式结束语
结束语只是在服务沟通结束时的一种状态与心情表述语句,它并不能直接用于结束沟通。服务人员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主动报结束语的,都要以问题解决与否为报结束语的前提条件,而客户的大部分咨询类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明确的处理结果,这就需要判断客户满意度和问题解决感受,这样一来,结束语在使用时就不能主动地去表述了,要有一定的前置判断条件。服务中常见的判断条件有这样一句话:“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
笔者有很多次就为这一句话而与多个客服中心的管理者进行讨论,讨论到底我们需不需要用它当作一种判断结束的话术。笔者始终坚持的答案是完全可以不用这样问,不需要提问客户是否还有其他问题,虽然我理解设置这样的提问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快速连接结束语,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客户的二次拨打率,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很多更好的话术可以替代它。
5、建议您稍后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
除了上面的还有很多,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内容设计。以上的自然关闭结束用语在使用后要认真聆听来判断客户的反应,如果客户顺理成章地说“好的”或表示接受与认可,就可以报服务用语来结束服务了。但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客户有疑问,只要服务人员在客户反馈信息时感受到客户一丝的不解,那就要回到问题解答环节去认真排除与解决客户的疑虑。
(二)挂机评价的结束语
挂机服务质量评价的标准提醒话术应该是:“请您不要挂机并根据语音提示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感谢您的来电,祝您身体健康,再见!”有的时候标准不一定是好的,单单从话术组成而言,上面这句话再标准不过了,但考虑到话术脚本在沟通中是以作用为目标的,那么上面这句话就有失效果。
客户在服务结束时的心理可以形容成一个从老师那里拿到上次考试成绩100分试卷的学生心理,这时他心中正在根据客服提供的信息来预想着以后的情况,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听你挂机评价的提示,很多客户可能没有听完就挂了电话,因为传统的挂机评价结束语没有什么目的性的要求,在客户心里没有形成强制性的诱导,所以我们可以将它改成:“请您不要挂机,在语音提示后给我的服务做出满意评价,感谢您的来电,祝您节日愉快,再见!”
这样一来,从给予评价变成了给予满意的评价,增加了要求,但也不显得唐突。甚至有个别服务中心的挂机评价用语是:“感谢您的来电,请您不要挂机,在语音提示后直接按‘1’,以对我的服务做出满意的评价。”
这样很直接,很符合现代人追求效率的生活节奏,而且这种要满意评价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客户沟通后心情仍不舒爽的时候这样说,那是找麻烦。如果客户心情没有通过沟通而有效化解,那就干脆不要在结束语中进行挂机评价的提醒。
也告诫服务管理人员,有的话术是不能做出强制使用要求的,本来客户就不爽,服务人员却迫于话术使用要求而必须提醒客户进行满意度评价,提醒完客户之后要是直接给了差评也就罢了,要是客户心里觉得客服人员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最后,临了临了还调戏他一把,这事儿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