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新闻详情

客服没被AI淘汰,反而更“香”了?

2025-08-25 17:49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AI要砸掉客服饭碗”,这个论调在过去几年里时有耳闻。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一份来自#中国劳科院课题组 与#蚂蚁集团研究院 联合完成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发展对服务业就业影响研究》,以客服、程序员、医疗三个典型服务场景为代表,揭秘了AI影响的复杂性,AI与就业的关系要比想象复杂得多……


今天,我们就从离普通人最近,也是最先被AI浪潮冲击的客服行业说起,看看AI到底带来了什么变化。


01打碎格子间,在家也能办公


过去,客服中心是一排排格子间和无尽电话线的代名词,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被物理空间牢牢捆绑。

但AI正在彻底瓦解这种模式。报告中一个核心观点是,AI的深度融入,正在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催生远程服务和灵活就业新形态。


简单来说,工作地点的重要性下降,一个客服团队可以分散在全国各地,员工在家里就能在线办公。这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组织弹性的指数级提升。而对于劳动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从业者来说,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也解决了少数一线城市客服断缺的难题。


就业形态也变得更加多元。报告提到,客服职业的需求行业和业务领域在不断扩展,多元化灵活工作方式正在快速增长。除了“全职坐班”,劳动者可以像自由职业者一样,在平台上按需承接短期的客服项目。“按需工作”模式因为AI的存在而变得普遍可行,为社会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弹性就业机会。

02AI会彻底替代真人客服吗?


报告给出的答案是既会也不会。AI对客服岗位的影响远非简单替代,AI会替代部分岗位,但也会“增强”部分岗位效能。


替代“可替代的”:对于那些高重复性、规则明确的工作任务,如简单问答、信息录入,AI的效率和准确性远超人类。报告数据显示,AI主要替代了岗位中的1-2项具体任务,占比高达81%,对于灵活性复杂性较强的岗位,任务可替代比例尤其低。


增强“难替代的”:但当场景切换到复杂沟通、情感安抚、专业决策时,AI就立刻从“主力”变成了“辅助”。它的角色更像一个“超级助手”,赋能于人,发挥增强效应,通过#人机协作 模式提升整体战斗力。最终安抚人心、处理复杂局面的,还是那个有温度、有经验的“人”。


例如,客户带着复杂且焦急的问题来咨询时,AI会在后台瞬间分析客户过往记录、识别核心诉求,并实时地将最优解决方案和话术要点推送给人工客服。

客服不再需要手忙脚乱地翻查资料,而是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与客户的共情、沟通和最终决策上。


当然,这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数字技能+专业技能+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正在成为“香饽饽”。这意味着,AI替代的是不适用的技能,而不是人,劳动者需要不断升级自身技能,以适应新要求。

03AI云客服:让人机协作真正落地


报告揭示的大趋势——“远程平台+数智工具+专业化服务”的运营结构,是客服场景模式的发展方向。“AI增强人”的人机协作落地路径清晰可见。


这也是数字蚂力在#AI云客服 的实践方向。首先,数字蚂力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485个城市,汇聚超53万认证人才的分布式服务资源网络。企业无需自建团队,就能通过这个云端资源池实现弹性用工,按需付费。更关键的是,其内置的招聘、培训、调度、风控等智能体,确保了这套分布式体系能被高效地管理起来,解决了远程协作的最大难题。


比如调度Agent,它能实时感知业务需求波动,在高峰期快速调配更多客服上线,低谷期自动释放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更重要的是,数字蚂力打造的是一套人机协作模式,AI不是一个孤立的工具,而是在服务的全流程中辅助人工客服,快速识别用户诉求并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将客服从重复的工作中释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深度沟通、复杂决策等环节,在保障效率的同时,让服务更有温度。


总之,AI在服务业,尤其是客服场景的应用,带来的不是岗位的终结,而是更丰富的就业形态、更灵活的工作模式。报告清晰地告诉我们:AI给客服岗位带来的影响,既有消失,也有转型,更有新增,但总体岗位会在“人机协作”中达到基本平衡。


作为客服从业者,真正的成长不再是记忆上百条SOP,而是要学习如何与AI协同,去解决更复杂、更需要共情能力的问题。


对企业而言,则需善用AI优化流程,让人在AI的赋能下释放未被看见的潜能,这也是#数字蚂力 一直在持续探索和创新的。我们相信,当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每一次互动都能深化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连接,这种由“有温度的服务”所带来的信任感,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确定性。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