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两会“热词” 感受合肥“脉动”。随着合肥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断会有一些新的战略目标提出,比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等。今年,对于合肥这座城市来说,这些名词既是新词,也是“两会”会场上的热词。
透过这些新词、热词,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合肥“十二五”期间大建设、大发展跳动的脉搏。
区域性特大城市
2010年9月,“区域性特大城市”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正式提出。随后,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和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明确,支持合肥“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按照规划,合肥市不仅是安徽的中心城市,还是中部比肩武汉、南京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在规模上,近期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400万,远期将达到1000万。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2010年12月17日,合肥市编制的《安徽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专家初审。
按照规划,合肥市将在新站区、瑶海区和肥东县境内,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起步区15平方公里,远期控制36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
1346行动计划
说“‘1346’行动计划”是个新词,实际上并不准确,其实这一计划早在2004年就已提出。
但在“十二五”时期,合肥市赋予了“1346行动计划”新的内涵:“1”即“十二五”末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3”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等3大基地;“4”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4大产业;“6”即建设安保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等6大工程。
中国呼叫中心之都
呼叫中心(又名CallCen-ter或客户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市政、公安、交管、邮政、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电力、IT和电视购物等行业。
2010年7月9日,在“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合肥宣言签约仪式暨产业论坛上,合肥“中国呼叫中心之都”项目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该项目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总体规划3~4平方公里,计划用3~4年时间基本建成。
引泉入城工程
“引泉入城”即“引响入城”。在大别山西部山区,已建梅山、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和白莲崖等六座水库,是合肥市现在和未来理想的饮用水源。响洪甸水库,因其水质矿化指标与山泉相似,“引响入城”又被称为“引泉入城”。
2010年,《合肥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获水利部批复。该规划提出,合肥将铺设从大别山直达合肥的“山泉专线”,直接利用管道把大别山区水引入城区。合肥市“十二五”纲要(草案)进一步提出实施“引泉入城”工程,推进龙河口等新水源地建设,加强长江—淠史杭—巢湖“三水沟通”,确保水源足量、稳定、安全供给。(李哲、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