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新生代农民工月薪1748 七成在东部就业

2011-02-21 11:16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东方早报


  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既和过去的农民工一样面临共同的问题,同时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中华全国总工会20日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助其发展的对策,希望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专业技能比较欠缺

  尽管受教育时间较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1亿人。报告显示他们有五个特点:

  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接受教育时间较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过半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

  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42.3%的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在第三产业就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09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了17.9和3.4个百分点。

  渴望和企业紧紧相融

  整体收入偏低,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的57.4%;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保水平偏低;此外,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等,也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不利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

  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他们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7元。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4.1个百分点。68.2%的合同对于月工资数额无具体约定。

  工作稳定性差。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每年变换工作0.26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

  换工作时,88.2%主动提出结束合同。37.6%的主动辞职是因为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职业发展空间小,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紧紧相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而传统农民工认为是“收入及福利待遇差距过大”。

  此外,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等,也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不利因素。 

  四项措施助其发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其工资的劳动监察力度;其次要扩大农民工参保面;可鼓励各地探索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还要加强人文关怀,组织他们加入工会。

  春晚舞台上,一首来自农民工的《春天里》引发社会热议。专家认为,要学会倾听且真正弄懂农民工的呼声,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

  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表示,首先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其工资的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吕国泉建议,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

  其次,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重点加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提高社保统筹层次。

  第三,可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第四,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

  有关“新生代”农民工

  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约有100000000人

  外出务工后平均更换工作1.44次

  67.2%的人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

  42.3%的人外出打工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

  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

  37.6%的人主动辞职是因为工作“没发展前途”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