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中国名牌:“变了味”的评奖 将被陆续禁用

2010-07-26 14:36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IT时报 作者:唐晓园


“中国名牌标志将被禁用,太好了!什么?搞错了?太可惜了!”近日,有媒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新近发出的《关于中国名牌产品有效期满后标志使用问题的通知》分析认为,名牌标志将被陆续禁用,至2012年9月,“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将不复存在。但随后国家质检总局澄清,表示这是一次误读,目前并没确定今后停止使用“中国名牌产品”,只是中国名牌的评选机制一定要改变、创新。同时食品类产品暂时不能进行评选。同时,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起草了《国家质量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表示将评选“国家质量奖”,每年评审一次,获奖企业总数为六个。

 

 

  质检总局的这番“求新求变”并未让网友领情,反而“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有网友高呼,“中国名牌还是禁用的好!就当饶了我,以后也别再评这个奖那个奖了!”

 

 

  记者调查

 

 

  网友:我们爱国货,但不认“中国名牌”

 

 

  “为什么不认中国名牌?因为我不相信评定的人,当我三岁小孩子啊?”网友rita_qiu的看法很简单,自从三鹿事件后她对各类名牌荣誉又多了一层抵触。“连‘三鹿’都是‘驰名商标’、是‘免检产品’、是‘中国名牌’,现在居然还好意思继续评名牌。”

 

 

  有趣的是,尽管对“中国名牌”不屑一顾,却有越来越多网友加入到“爱国货”的行列中,网友们在各大论坛中讨论哪些国货品质好,并号召更多人使用国货,“张小泉、美加净、回力鞋、蜂花,请大家支持价廉物美的国货。”网友郭大路表示,这些国货都是消费者亲身使用后建立起了信任感,是不是“中国名牌”他们根本不在乎。

        “评中国名牌的初衷和我们顶国货一样,都是为了扶持自己的民族企业,但那些遍地开花质量却无法保证的名牌我们肯定不会买。”网友们更相信日复一日自己亲身使用下来的感受。

 

 

  百年老店:不注意形象 让人心疼

 

 

  沪上某银楼工作人员小陈告诉记者,店铺里醒目处就挂着“中国名牌”标志,“但进来买首饰买黄金的人谁会在乎这四个字,都是冲着我们百年老店的名号来的。”以前上小陈这儿买首饰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近两年年轻人越来越多,“同样品质的钻石我们比某某某几个洋牌子店都要便宜,它们做品牌讲时尚,我们还是讲一分价钱一分货吧。”

 

 

  但公关意识落后、包装落伍等弊端也让消费者对一些心中的名牌又爱又急。“百年老店谢馥春的鸭蛋粉细腻滑爽,叫人爱不释手!但我每次从淘宝上订货,收到时粉都已经碎成一块块的,如果它能把包装升级一下就好了!”rita_qiu说。此前有媒体想报道谢馥春,向厂家要图片时,也被告知没有什么宣传照。“有些假‘名牌’挖空心思成为了‘中国名牌’,这些品质真正有保证的名牌却这样不在意形象,真让人心疼!”

 

 

  每当消费者心中的名牌国货成了“外国货”时,网友们也很心痛。“大宝、中华牙膏都是国外企业控股了。日企也要向我们的国货购买化妆品配方。有些市场占有量大的国货被国外企业买回去就是雪藏,为的是给他们自己的产品‘让道’。最一波三折的是上海的美加净,一度被国外企业买了去,但之后一直被雪藏,根本没有履行承诺继续把品牌做好。最后老东家上海家化实在看不下去了,又花血本把美加净买了回来。有时间评中国名牌,还不如多花点精力真正扶持有口碑的名牌呢!”郭大路说。

         专家质疑

 

 

  “质检部门,你能管好问题产品就谢天谢地了!”

 

 

  社会学者陆震的看法很简单,国家质检总局是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查处问题产品,做好这个份内事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评选什么中国名牌产品。“你连问题产品都管不好,管了这么多年还是一大堆让消费者不放心的产品,你凭什么还去搞名牌产品?你还有什么资格去评?谁会相信你?”陆震觉得,既然是市场经济,政府根本没资格评选所谓名牌,“市场你是说了算的么?你拿到国外去谁理你?取代市场,取代民众,国外政府谁敢评这种奖?”

 

 

  评定“中国名牌”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名推委),是2001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成立的,被不少专家认为是典型的“二政府”,虽无政府部门之名,却有政府部门之实。评定方法则是在企业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推荐,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综合评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然后再将评定出的中国名牌产品进行公示……

 

 

  有专家认为,这种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名牌评选机构和行政化的评定方式根本是愚弄消费者的智商。因为政府不是最大的消费者,质检总局此举既不符合市场规律,又没有行政许可。而评上“中国名牌”的产品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免去质量检验,作为监督产品质量的质检部门凭什么可以把“中国名牌”产品置于检验之外呢?“三鹿事件后政府公信力下到谷底,这种名牌评选,应该永远不要有了!”陆震表示。

 

 

  “这是典型的政府设租、企业寻租行为。”还有专家这样评价中国名牌评选。在不少专家看来此类评选活动让企业从“竞争市场”变成了“竞争政府”,其中难免会有各种黑幕交易。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