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智联招聘内讧始末:投资方弹劾管理层

2010-07-28 11:18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DoNews 作者:周然


在2010年第一季度宣布首次盈利的智联招聘,在4天之内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高层内部争斗。有评论人士表示,智联招聘此次爆发的投资人“弹劾”管理人事件,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间冲突的典型。此次高层震荡,对智联业内的形象和投行中的口碑都是一次不小的伤害。

 

“内讧”事件简要经过

 

此事源自于7月23日互相开除对方的两封邮件。第一封内部邮件以CEO办公室的名义,宣布罢免CTO余用彤、副总裁罗义华等高管职务,并宣布 CFO郭建明辞职离职。数小时后,另一封来自董事会授权的的邮件则宣布罢免CEO赵鹏、COO雷卫明等另外4名高管,称上述四人在工作期间“妨碍公司上市计划”、“在公司内部散布谣言,妨碍公司平稳运行”等,并确认CTO余用彤、CFO郭建民职务不变。

 

7月26早上7点多,智联招聘2500名员工们应该还没到办公室,他们的公司信箱里又来了一封新邮件。这封群发给公司内所有员工的的邮件主题为“董事会通告”,其宣布投资方代表将出任执行董事,暂代CEO职责,并列出了开除CEO赵鹏等4名高管的几个理由。

 

随后赵鹏通过邮件对上述指责进行了回应,称“作为高管中持有期权最多的人,一名CEO不会阻碍公司上市计划”。对于“侵占公司财产”,他回应 “也许有人这么干过。本人没有干过”。对于“在公司内部散步谣言”,他则回应“莫须有”。赵鹏发布公开信邮件,也就此让管理层与投资方之间的矛盾浮出水面。

 

直至智联招聘控股股东SEEK在澳洲证交网挂出公告,称智联已进入整顿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内讧”,方才暂时告一段落。

 

管理团队控制权旁落,成为职业经理人

 

据智联招聘公开的资料,公司共引入三笔融资:2000年,首轮融资,兰馨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00万美元;2006年,B轮融资,智联接受了澳大利亚最大网络招聘公司Seek2000万美元的投资;2008年,第三轮,澳大利亚的麦格理集团有限公司与Seek联手投资约1.1亿美元。据智联招聘前CEO刘浩公布的数据,当时股权比例为Seek与麦格理集团、其他股东“4:3:3”。

 

此后,SEEK方面陆续收购智联招聘的股东手中股权。根据SEEK日前数据,其占公司股份比例已达56.1%。以此计算,公司管理团队所持公司股权已经不到15%。由此可见,管理团队已经丧失控制权,变身为持股等待IPO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自然可以随意左右公司内部格局甚至发展轨迹。

 

业绩前景均不明朗,投资方再次洗牌

 

据此前SEEK公布财报显示,2009年智联招聘税后经营亏损从2008年的1.7亿元,下降到9280万元,而这也是智联连续第三年出现亏损。在2009年8月下旬,CEO刘浩的突然离职,似乎与此相关。

智联招聘近日对外公开的信息显示,其一季度实现盈利,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但近期国内外很多大企业缩减招聘职位,导致招聘网站的大宗客户板块遭受打击,近两年整个行业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快速发展。这与从几年前海外投资方杀入国内网络招聘业的竞争,并一度对这块市场有较高的回报预期,有着鲜明的反差。

 

从智联招聘董事会邮件中可以看出,此次遭遇管理团队变故,或因为投资人像提前实施上市计划。

 

赵鹏也在邮件中说,“管理团队与投资人之间的确存在一些经营管理思路上的分歧”,但他“不能陈明管理团队与投资人历来曾有的分歧,冲突以及最近这次严重分歧的细节”。

 

此外,赵鹏仅持有智联招聘的期权,自己没有股份,也没有董事会席位,和投资方发生矛盾并进一步激化,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有13年历史的互联网招聘品牌,特别是在大打品牌广告之后,智联招聘的品牌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此次高层地震,对其品牌形象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智联很多招聘业务都是大企业客户,他们对猎头服务的形象尤其看重,此次事件后业务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