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电影广告招人烦 都是盗版惹的祸?

2010-07-28 15:08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深圳商报 作者:涵今


针对近期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贴片和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有关部门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打击盗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据悉,目前在各大影院热映的《唐山大地震》,贴片广告长达15分钟,令不少观众生厌。而对于影片中酒类、保险、银行、汽车、电池、手机、运动衣等植入性广告的频现,令不少观众感觉突兀,认为在题材如此沉重的影片中过度植入广告实在不妥。

 

  没想到,有些部门的解释是:中国电影市场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地区盗版现象的猖獗使一些投资方、制片方减少了对后期发行阶段的赢利预期,将这部分损失转移到前端的制片环节,而增加贴片广告时间和植入广告次数是最主要的弥补手段。

 

  原来,《唐山大地震》中贴片和植入广告过度,不是冯小刚及制片方的错,而是盗版商惹的祸!联想到该片甫一公映,盗版光碟便猖獗起来,还真有种不能不信的感觉。

 

  难道说,因为盗版现象的存在,《唐山大地震》贴片及植入广告太多就名正言顺、可以理解了?恐怕这只是有关人士的自话自说或有关方面的自我解释吧。

 

 

  因为影片可能被盗版,所以要将由此造成的损失转移到前端的制片环节——如增加贴片广告时间和植入广告次数来弥补。这是哪家的道理?会不会被盗版、如何打击盗版,那是影片制作方及有关部门的事,与观众何干?凭什么因为被盗版就要观众多看广告?假如公映后没有盗版光碟出现,所增加的广告收入又该怎么处理,能补偿给观众吗?照此推理,就算是将好端端的影片整成了“在广告中植入电影”,也完全可能、未尝不可呀。

       话又说回来,一部影片到底要赚多少钱才能满足呢?影片拍得好,上座率高,热映周期长,自然“不差钱”,哪里还需要靠广告来弥补所谓的“损失”呢?就拿《唐山大地震》来说,据华谊兄弟公布的数据显示,从7月22日0点到7月25日24点,4天之内该片内地票房已冲破1.6亿元(不含IMAX票房数字),周六更以5250万元创造国产片单日票房最高纪录。与此同时,1.6亿元的首周末成绩也超越了去年9月上映的《建国大业》(1.24亿元),成为国产片首周末票房最高纪录的创造者。冯小刚对这一成绩也感到满意。

 

  照这个趋势下去,该片最终的票房总收入一定会很可观。既如此,贴片广告时间的长短,以及植入广告次数的多与少,又有多大关系呢?这部分收入,应该说完全是额外的纯收入吧?

 

  最后还想说的是,按照这位领导的话来理解,是不是盗版光碟绝迹了,所有电影就不再有贴片及植入广告了呢?果真这样的话,我们宁愿天天祈祷,希望盗版商们良心发现,别再为谋一己之利,而让全国观众“被看广告”!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