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上海下月再发补贴将惠及421万退休人员

2011-07-27 17:48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东方早报


  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

  聚焦四大民生热点问题

  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昨天下午在世博中心举行扩大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代表市政府,报告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考虑,以及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稳定物价、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城市安全等重点工作。

  韩正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按照九届市委十五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上海调控成绩单:新建住宅均价降7.4%

  下半年在临港新城开建一批限价商品房还将在部分科技园试点保障房“先租后售”

  上海楼市调控效应初显,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略有下降。图为一市民骑车经过巨幅楼盘广告。CFP 图

  1 【物价】

  老百姓餐桌是天大的事,下半年继续抓好三个重点

  韩正说,物价问题牵动亿万人心。控制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

  上半年本市物价上涨情况

  粮、油、肉、蛋、水果涨价14%以上

  归纳起来有5个特点:

  一是高位运行。从去年10月份以来,本市CPI已连续9个月在4%以上的高位运行,上半年上涨5%。

  二是波及面广。去年三、四季度,本市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类价格涨幅过快。今年上半年,构成CPI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出现“七升一降”态势。

  三是对群众生活影响比较大。上半年粮、油、肉、蛋、水果价格涨幅均在14%以上,食糖价格上涨4.8%。

  四是成因复杂。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仍未改变,输入型通胀因素压力比较大。特别是要素成本持续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加大。

  五是未来势头趋稳转缓。主要是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针对物价上涨态势,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

  下半年稳定物价主要措施

  绿叶菜财政补贴增至150元/亩

  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做好控物价、保市场的工作。特别是结合上海大城市特点,高度重视“菜篮子”、“米袋子”,尽力保持主副食品价格基本稳定。老百姓餐桌上的蔬菜、肉类和米饭是天大的事情,下半年要继续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要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和种植绿叶菜的直补力度,市级财政补贴标准从原先80元/亩增加至150元/亩,补贴范围扩大至新增的绿叶菜生产面积;增加绿叶菜种植的保险品种;强化社区菜场(原标准化菜市场)的公益性,增加蔬菜市场供应量;强化市郊蔬菜种植的组织化程度。与此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全市“菜篮子”工程的检查和评估。

  第二件事,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上海要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尽量减缓周期性波动,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第三件事,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储备和供应。下半年,要立足上海发展大局、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继续抓好“米袋子”工程,确保粮食供求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

  上海是粮食主销区,大部分粮食需要从兄弟省市采购。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利益共享,加快推进外埠粮源基地建设,确保全市优质大米供应。

  2 【收入】

  下月向退休人员再发一次性补贴,惠及421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农民工逐步参加生育和失业保险

  《社会保险法》颁布后,我们对本市社保制度作了系统梳理。按照国家要求,7月1日起,集中调整了一批直接影响参保人员待遇的政策。其中,重点是调整“综保”、“镇保”制度。还有一些政策的调整,国家正在制定配套规定,待国家规定出台后,会及时落实。

  根据相关方案,从7月1日起,来沪农民工和“镇保”企业从业人员都将逐步被纳入“城保”。方案的核心是,来沪农民工参加“三险”、5年过渡;“镇保”企业从业人员参加“五险”、3年过渡。缴费水平过渡,缴费水平从低到高,分别用3年、5年到位;实施险种过渡,来沪农民工先参加“三险”,然后逐步参加生育和失业保险。

  增加收入,进一步做好收入分配

  提高环卫、出租车司机等职工收入

  上海的收入分配问题非常复杂,加上近期物价上涨较快,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各方面对收入分配问题都非常关注。

  上半年,上海已经出台了增加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下半年,要继续出台一批面向各类群众增加收入的措施,让老百姓多得实惠。

  第一类,提高在职人员收入。

  一是继续提高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收入,他们工作很辛苦,但收入偏低,政府要更多地关心他们。上半年,已经在环卫行业建立了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设定环卫行业单独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一线职工岗位津贴。接下来重点是调整出租汽车运价和完善运价油价联动机制,提高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

  二是提高企业高温季节津贴。将日标准调整为月标准,发放时间为6-9月四个月,每月不低于200元。

  第二类,为退休人员和领取养老金人员再发放一次性补贴。

  考虑在年初调整的基础上,8月份为各类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主要面向四类群众,惠及421.4万人。

  一是“城保”退休人员,考虑分三档给予补贴:月养老金低于2000元的,每人800元;2000-2500元的,每人700元;高于2500元的,每人600元。三档补贴覆盖342.4万人。

  二是“镇保”领取养老金人员,每人300元,共41万人。

  三是“农保”领取养老金人员,每人200元,共33万人。

  四是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对象,每人200元,共5万人。

  第三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近年来,上海已经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一是在调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失业保险金、优抚抚恤金等标准时,均将上年物价涨幅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二是为部分城镇低保对象提供粮油实物补贴。

  三是根据物价情况,适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今后,临时价格补贴将制度化、规范化。7月底前,将根据4-6月份本市物价上涨的情况,向低收入群众发放一次临时价格补贴。补贴标准是每人100元,补贴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城乡重残无业人员等特殊救济对象、农村散居五保户、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共43.27万人。

  3 【住房】

  截至6月底认定应征税住房7585套,套均年应纳税4504元

  韩正说,今年的住房问题,就是要紧紧咬住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预计可以实现

  上半年,上海认真贯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按照国家要求开展了房产税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本市税务机关共开具房产税征免认定通知书38007份,认定应征税住房7585套,套均年应纳房产税税额约4504元。

  目前,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略有下降,指数涨幅开始回落,住房供应面积有所增加,成交面积有所减少,政策调控效应初步显现,市场运行总体在可控范围,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预计可以实现。今年6月份,全市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成交均价较1月份下降7.4%,二手存量住房成交均价较1月份下降3.1%。截至6月底,全市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网上可售面积较年初增加130万平方米,二手存量住房网上挂牌面积较年初增加126万平方米。

  全面推进保障房建设

  明年再次放宽保障房准入标准

  让年轻白领也能申购

  下半年住房工作关键是要抓好“四位一体”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供应,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即新开工建设和筹措1500万平方米,供应1150万平方米、17万套(间)。

  廉租住房。要继续放宽准入标准,扩大受益面,做到应保尽保、应配尽配。

  共有产权房。下半年将在全市开展今年第二批的申请受理工作。明年1月开始,我们还将再次放宽准入标准,使一部分青年人,特别是年轻白领能够纳入这一保障体系。

  公共租赁住房。下半年也要开始上市供应。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面临的困难最大,必须要创新模式。

  限价商品房。当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大障碍是住房。因此,必须抓紧探索新的住房政策,想方设法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下半年,上海将按照“双定双限”的原则,在浦东临港新城地区启动建设一批限价商品房。上海还将在临港产业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开展“先租后售”保障性住房试点。

  今年是大型居住社区陆续交付使用的一年,目前来看,一些大型居住社区的配套建设进度还比较落后。为此,市政府大幅提高了大型居住社区外围市政配套费。此外还在研究如何按照城市化地区的要求,加强和创新大型居住社区管理。

  4 【城市安全】

  汲取“11·15”火灾教训,城市安全管理“如履薄冰”

  韩正说,安全始终是城市发展第一重要的问题。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安全风险越大。

  城市安全管理如履薄冰,细致缜密围绕火灾消防、交通运行等重点领域

  上海目前的状况是,2300多万常住人口和高度密集的建筑集聚在狭小的地域,面临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必须深刻汲取“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教训,以如履薄冰的态度,以细致缜密的工作,全面加强城市安全管理。

  今年以来,上海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面深入开展了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调研。下半年,上海要按照国务院整改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围绕火灾消防、建设管理、交通运行、设施保障、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等重点领域,一项一项狠抓《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工作意见》的落实。

  希望广大代表委员继续加强对城市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问题馒头事件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五个最严”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问题,代表委员和市民都非常关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市食品安全总体上处于可控有序状态,但“问题馒头”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问题馒头”事件发生后,上海针对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出台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下一步,就是按照“五个最严”的要求,即,最严的执法、最严的监管、最严的准入、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努力使上海成为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这次市政府出台的意见中,对涉及多环节、跨部门监管的10个方面职责界面做了明确,强化全程监管、无缝衔接的监管体系。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严格监管队伍管理,加强问责。推动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合力。

  二是从严监管,从严执法。完善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多开展背靠背的检查、飞行检查、交叉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依法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不断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下半年,还要对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等开展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违法信息公开制度,曝光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四是源头控制,夯实基础。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向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加快推进粮食、蔬菜、生猪等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光明等国有大型食品集团的示范作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主动发现问题,有重点地加大监管力度。推进全市肉类、蔬菜、水产品等可追溯系统建设。

  五是鼓励全社会参与监督。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全社会参与。支持媒体舆论监督的同时,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正面引导。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