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福布斯:阿里巴巴牺牲短期利润率保长远

2009-05-09 01:23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赛迪网


      北京时间5月7日《福布斯》文章指出,证券市场或许曾经帮助马云成为亿万富翁,但是马云似乎并不太喜欢证券市场或华尔街文化。

中国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周四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称,他优先考虑的对象首先是客户和员工,其次才轮到股东。马云表示:“如果有股东对此不满,那么他们可以去投资那些将股东利益摆在第一位的公司。”

但是投资者原谅了马云,周四财报发布之后,阿里巴巴股票当天大涨14%。据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它第一季度利润为2.534亿元(约合3700万美元),虽然同比降低了11.3%,但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马云称,他之前制定的收益目标是收支平衡,利润为零。

马云表示,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他做出了一项颇有争议的内部决定,即牺牲公司利润率来拯救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中国出口锐减,有十分之一的中小型企业因此而破产。由于中国的银行在提供贷款方面一直向大产业倾斜,因此那些中小型企业根本没有从中国最近的信贷繁荣中获得多大好处。 它们是阿里巴巴的未来,因为阿里巴巴的业务就是帮中国供应商与全球的买家牵线搭桥。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巴巴将中小型企业用户的注册费降低60%之后,网站今年的营业利润率将下降30%。

但是马云说,他的目标不是建立中国或者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而是建立一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品牌,即使短期利润受损也在所不惜。他说:“如果阿里巴巴不能成为微软或者沃尔玛,那我终生都会感到遗憾。”

马云表示,那也就意味着股东们必须耐心点,因为公司着眼的并非下个季度的利润,而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计划。他要求股东们做股票的持有者,而不是股票的交易者。阿里巴巴正在努力为明年争取更多客户,然后才开始关注营收,再过几年才会关注利润的增长。马云的计划引起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担忧,后者对阿里巴巴长期收益性提出了质疑。

一位股东在周四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抱怨说,公司甚至将员工利益放在了股东利益的前面,因为公司还没有发放过股息,但是却一直在给员工发薪水和奖金。马云回答说,分红也是今年的一个优先项目。

马云希望通过阿里巴巴改变中国市场,并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温床。

中国的金融行业和信贷机构实际上一直都忽视了中小型企业,然而,中国有四分之三的就业机会和超过一半的GDP都是由中小型企业提供的,然而它们获得的银行贷款还不到贷款总额的5%。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也不如海外市场的表现。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阿里巴巴一直在大力投资营销业务,指导和培训中国中小型企业设计和建设网店,并与八家中国的银行展开合作,允许它们利用阿里巴巴供应商的记录作为它们的信用记录,从而展开一项金融信贷计划。中国的销售网络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比较薄弱,阿里巴巴将专注于拓展中小型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渠道,将它们移动到价值链上游,让厂商们的产品除了价格低廉之外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仅用了不到3个季度的时间就实现了高级会员数量翻一番的目标,而它之前制定的计划是在3年内完成。花旗分析师在周四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在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取得的成绩真是令人吃惊。”

建立了临界数量社区之后,阿里巴巴就可以象百度和谷歌那样专注于高利润的关键字竞标模式,从而获得高额利润。花旗认为,如果阿里巴巴可以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它的规模肯定会在3年内超过百度。

阿里巴巴还有10亿美元的储备资金,自从2007年IPO上市之后,它就一直没有动用过那批资金。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表示,公司今年准备收购一些握有先进技术或不同客户群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在周四还表示,如果雅虎决定卖掉它所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阿里巴巴会坦然接受,但是雅虎新任首席执行官巴茨暂时还没有流露出她打算卖掉这部分持股的意思。雅虎前首席执行官、创始人杨致远在阿里巴巴集团担任董事。

阿里巴巴第一季度营收为8.07亿元(约合1.179亿美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与一年前同期相比减少了19%。

阿里巴巴股票在周四的交易中大涨1.44港元,涨幅为14.1%,最后报收于每股11.68港元。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