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比腾讯、新浪、网易、雅虎中国和百度5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数据,我们发现除了搜索引擎百度之外,腾讯主页近半年内的访问量持续领先,其占全球用户数的比重始终稳定在 3.5%以上,占全球页面总访问量的比重也在0.3%左右。腾讯主页的访问速度较快,平均为2.195秒,约55%的网站访问速度都在其之下,相比之下,MSN.COM的访问速度就慢得多了,平均为3.813秒,这说明腾讯主页在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
同时,腾讯的其他竞争对手在各项指标上的差距都较大,对其不构成有效威胁,但通过新浪网快速发展的案例来看,我们不能单纯的认定腾讯凭借其在即时通讯上的垄断地位就能垄断互联网的其他业务,因而加强客户端与腾讯其他网页产品的整合力度是必需的策略,这样可以将其IM的垄断优势推及到其他业务上去,包括空间、校友录、群论坛、游戏等等。
目前,腾讯主页访问用户的年龄集中于18岁至34岁之间,新闻页面并没有集中最多的访问量,反而是QQ空间访问量占最大比重,达21%。腾讯的空间访问量占新浪网总访问量的 16%,占网易的13%,排名第二;而新浪和网易最大比重的浏览页面都是新闻。我们认为这与腾讯空间和腾讯IM结合紧密,且其用户的年龄结构有重大关系。从访问用户所在地的比重看,腾讯用户访问者多为中国大陆居民。相比之下MSN的用户结构则较为广泛,我们认为,腾讯用户的地域局限性将为其带来一定的集中度风险,但也得以令其张扬文化优势。
总体来看,腾讯凭借即时通讯的垄断优势,在门户领域保持了领先地位,但由于受到用户年龄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其门户领域的优势地位有被冲击的可能。而腾讯的战略简单明了,就是继续将即时通讯的优势拓展到门户及其他领域。
我们认为,金融海啸乃至H1N1病毒对腾讯的冲击不大,腾讯多次低价销售模式均确保其收入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持续增长,而H1N1并不会令人们大幅降低网络支出。
腾讯今年首季净利为10.4亿元,去年同期则为5.34亿元,同比增长94%。从公司营业额和利润曲线走势上看,公司业绩波幅明显增加,不过其向上的趋势不变。公司活跃用户数和最高在线人数增长率良好,这显示出公司维持IM行业龙头地位不变,且公司客户粘度极高,客户群体仍在不断扩散;其收费用户增长率在经历了2008年一年左右的下跌后,2009年一季度也出现强劲反弹。
目前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长良好,因而我们认为腾讯的估值应回归合理水平。据悉,互联网行业2008年整体增长良好,加权平均收入增长率高达73%,净利增长率80%,其中门户网站均增长良好。纯网游公司增长略显疲态,但网游行业整体增长良好,我们推论应是受到门户网站的挤压所致,《魔兽世界》代理权的换手就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的推测。SP特别是无线互联网业务为主的SP仍处于行业的投入期,收入和利润增长都不显著,但我们认为在3G时代的中期,这些SP将是黑马出产地。
按2008年EPS计算,目前腾讯的市盈率仅30倍,并未充分反映其在中国大陆互联网垄断地位。依照Bloomberg提供的滚动12个月PE来看,腾讯的估值水平仍低于百度、阿里巴巴和空中网。虽然百度和阿里巴巴都是子行业垄断公司,但腾讯在IM领域的垄断是通过根深蒂固的用户粘性所维持的,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我们认为腾讯40倍的市盈率水平较为合理,故给予其12个月目标价为108港元,并维持“买入”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