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启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响彻天府大地,作为我市中心城区的锦江区,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昨日,锦江区召开干部大会,部署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走在最前列、干得最主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说,作为中心城区,锦江区主动承担起现代化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精品城区,力争干得最出色,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产业做强
再造一个“产业锦江”
“发展始终是四川第一位的任务,要坚定跨越发展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三个翻番”、“五个提升”奋斗目标。产业发展是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周思源说,作为中心城区,锦江区继续在全市发挥“头雁高飞”示范带头作用,为成都“产业立市”,实施“产业倍增”战略贡献力量。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市委也明确要求,中心城区在产业发展方面,首要任务是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早在几年前,锦江区就提出了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构想,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锦江区服务业的比重已达到81%。“虽然在全市率先形成了服务经济格局,但是服务业转型升级还任重道远。我们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投入使用一批、抓紧规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休闲服务业;加快推进春盐商圈提档升级,积极培育红星路大慈寺、攀成钢等新兴百亿商圈;大力发展轨道经济、楼宇经济和城市综合体,在全市率先实现服务业发展倍增,努力再造一个"产业锦江"。”
周思源说,锦江区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空间容量受到限制。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快推动老城区、废旧厂区、棚户区的更新改造,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拓展发展空间”。“这为我们在有限空间中谋求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推进低效利用空间的集约化改造,向城市二次开发要容量、要资源、要环境和要形象,特别是要抓住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统筹利用好地上地下资源,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
把开放做活
建设“国际锦江”
21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排名第一的德勤(DTT)落户锦江,预计年内正式开门营业。此前,“四大所”中的美国安永、美国毕马威已落户该区,同时,国际知名的房地产服务商“世界六大行”全部落户锦江,世界排名靠前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万宝盛华、任仕达、德科三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也落户锦江,“这些国际知名的配套服务企业的落户,进一步证明了成都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他们的到来,也将进一步提升成都配套服务业的水平并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到成都落户。”市政府参事王进这样认为。
德勤(DTT)的落户,是锦江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
周思源说,锦江区要加快建设“国际锦江”,成为展示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全方位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沿海发达地区互动交流,密切与友好城区的往来;坚持招大引强方针,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争取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主动参与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 不久前,锦江和金堂签订了协议,将携手并行共同推动产业倍增。“按照市委的要求,推进圈层融合发展中,我们深入实施"三圈一体"战略,继续深化锦金区域合作,积极开展与青白江区合作,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此外,营造国际化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抓好投资软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和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
把改革做深
纵深推进社会管理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把城乡社区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动基层管理创新,实现街道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服务转移,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周思源说,这些年,锦江区社会管理创新与省党代会报告的重要论述高度契合,这更坚定了锦江区的信心,锦江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沿着既定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使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有新的更大进展。
回望过去,锦江区以民生为着力点,率先开展以“街道管理体制、社区治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创新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由此形成的“锦江模式”入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荣获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锦江区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今天,推行“五位一体”院落自治模式,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随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锦江区开启了深化改革的大幕,带头迈上创新基层管理促进社会建设的新征程。
周思源说,改革永不停步,创新永无止境。锦江区要领跑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锦江区将继续深化“三大改革”,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护、社会安全、社会诚信、社会工作五大体系,加快打造区级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三大信息平台;深入推进小区院落自管,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促进群众自治自律,培育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小区院落事务由居民自己说了算,自己定了办。
把民生做实
建设“和谐锦江”
“省党代会报告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民生政府"的努力方向,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能"。市委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最终愿景,让全体市民共享更有安全感、尊严感、幸福感和归宿感的生活。”
共建共享,是成都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过去,锦江区在我市率先免除高中学习阶段相关费用,率先发放养老服务券,率先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一系列的率先,显示出了广阔的民本情怀。
现在,锦江区对民生的关注度持续不减,目前,全省首个“青年空间”、全省首个 “长者通” 呼叫中心已在该区亮相。
锦江区青年空间位于镋钯街88号。“我们打造青年空间,主要是借鉴了香港的经验。”锦江区团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香港有很多这样专门为青年人创造的空间,从室内设计、服务理念、活动方式以及效能指标等,都完全以青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些青年空间均扎根社区,为青年提供学业支援、进修增值和社会体验等服务。锦江区青年空间不仅借鉴香港的成功模式,还与锦江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打造适合本地青年的特色空间。“通过开设学习深造、交友联谊、心理咨询、素质拓展、职业规划等青年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项目,帮助青年解决求学、就业、成才和家庭生活等问题。我们还希望空间能够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为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生活圈子。”
锦江区“长者通”呼叫中心设在宏济新路339号。 “"长者通"是"贴心保姆",无论老人有什么需求,只要按一下"长者通"上的"求助"按键,最贴心的服务就随即送上。” “长者通”具有自检功能,如果线路不通或者三天没有主动与呼叫中心联系,呼叫中心将根据提示主动通过其他途径与服务对象联系。同时,具有抢先功能,紧急情况下,按下“求助”键,正在运行的电话将自动中断,而与呼叫中心相连……虽然还是在试运行,使用者已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周思源说,过去几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锦江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群众真心欢迎。今后,锦江区将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