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打造特色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待遇比以前多出上千元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是永川职教学校中的佼佼者,学校副校长杜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级技工学校突破性地和企业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即企业提供机器供学生培训,在企业和别的企业签订了合同卖出机器时,学生们也会随着机器一起到新的企业工作,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的收入比直接进入企业高了近千元。
专业设置与需求接轨
据杜江介绍,到“十二五”末,IT行业将新增80多万人,达到100万人。“有需求就有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已经从传统的机械数控加工升级,新专业向高新产业电子技术、计算机专业方向调整。”
杜江告诉记者,学校于2010年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中植入呼叫中心、金融数据处理课程,开展定向培训;2011年开设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此外,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也在着手转变。杜江解释说,在制造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会出现如招工难、产品质量、加薪和工作环境问题;而工业机器人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是生产效率和精度极高,只要供电不中断便可以24小时连续运转;也不存在熟练度的问题,更不会要求薪水,仅仅需要少量的维护便可长期使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结果最终是高投入带来的是高效率,高质量,高回报。
打造2个特色实训基地
高级技工学校还打造了2个特色实训基地。第一个为2012年与重庆云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重庆金融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公共实训基地。该基地集教学、培训、研发、咨询、认证于一体,同时提供第三方呼叫和金融数据处理服务,为呼叫中心、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再造、服务外包需求、技术、价格、人才等信息查询与反馈等服务。
基地第一期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学生不仅能进行生产性实训,还可开展对外业务、勤工俭学。基地建成后,将使学校以呼叫、金融数据处理为方向的客户信息技术服务专业形成品牌,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个基地则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今年3月,市经信委批复我校建设重庆市压铸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我们计划经过两年的努力,把重庆压铸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实训、研发、培训、鉴定的公共实训基地。”
基地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购置世界顶级压铸机、工业机器人等设备,让学生在基地里动手生产成品,既学习生产每月还能有2800至3000元底薪的待遇。杜江透露,力劲科技的一套机器都价值上千万元,企业买进后需要专人维护管理使用,而企业不可能专门培养这类人。学校跟力劲科技合作,到时候学校培养的人才可随力劲的设备一起进入企业,这样,比学生直接进工厂,待遇至少多出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