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9月29日 特别报道(文/梁钦):当今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让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打造高效的IT,是让企业焕发全新生命力的养生之道。
近日,戴尔在国内发起了主题为“高效IT 激发无限”的市场拓展活动,以帮助广大企业和行业用户正确面对云计算、大数据和BYOD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戴尔亚太和日本区CIO Justin Mennen在接受CNET科技资讯网采访时指出,“高效IT可以让业务部门和IT部门融为一体,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推动力。”
企业呼唤高效IT
Justin Mennen认为,“如今,IT消费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的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是一种矛盾,更是一种融合趋势,业务部门希望IT部门提供更多的战略决策支持,当然IT部门在这种趋势之下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全面转型以证明自己所具有的新价值。”

图为戴尔亚太和日本区CIO Justin Mennen
Justin Mennen表示,“戴尔作为一家端到端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提升企业组织的IT 效率,以帮助客户将IT 管理成本投入到业务创新和新功能的开发中。我们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简化、标准化、自动化IT,从而让客户获得更大的成功。戴尔称之为,高效IT。高效IT可以让企业的焕发新生命力。”
的确,如今商用和消费的区隔越来越模糊,一个人他同时是商务人士,同时又是一个消费类用户。各种各样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更加推动了IT消费化和BYOD大潮来袭。
这种趋势已经对企业IT部门带来巨大的挑战,企业员工会把自用和家用的带来办公室使用,他们希望在办公室里也同样得到像家里一样的体验,他们希望IT部门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能够帮助他们搞定BYOD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IT部门成为一个战略合作伙伴,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推动企业的营收增长。
“IT部门经历了一系列演进,最初它是一个后台部门、支持部门,负责企业系统的基本运营,而随后它蜕变成一个特殊的部门,因为它了解整个公司端到端的运营,从公司的供应链到财务到销售,再到公司的服务,IT部门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能够直接帮助公司实现公司商业上的战略。”
Justin Mennen强调说,“虽然IT部门的位高权重,但是IT部门需要正视的是,它要不惧挑战,要持续完善自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公司的竞争力。”
戴尔是自己的客户
在阐述了自己对产业趋势的分析之后,Justin Mennen以戴尔为例指出,戴尔IT部门内部管理着2400个应用,有两万个物理服务器,还有虚拟服务器目前有12000个,年底会达到14000个,还有19000个数据库。“在我们的演变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挑战我,我们和很多技术领先的公司结成了伙伴,不断地来应对挑战,使我们的IT部门能够成为公司的战略伙伴。”
创立之初,戴尔是一家以电话和互联网销售定制化产品的PC公司,而几年前,戴尔全面转型到企业级市场,如今,戴尔全面私有化,这一系列转型过程中,IT部门都在其中扮演着战略角色。
据Justin Mennen介绍,从组织架构上,戴尔有三个团队与IT部门密切相关,第一个是业务架构团队,主要负责分析戴尔整个公司战略的需求,IT部门是该团队中的一部分,通过提供IT技术来帮助公司实现战略方面的需求。第二个是企业架构团队,主要职责是来设定企业在针对未来的战略,IT部门也参与企业架构团队负责的未来战略设定。第三个是业务合作的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同样IT部门也是参与到这个团队中,IT希望能够和其他的业务部门结成更紧密的战略关系,从而来推动公司实现战略目标。
众所周知,戴尔发展到今天经过多次转型,其从PC厂商转型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转型历程中,戴尔曾经有过多次重磅的收购,收购之初,IT部门会去考量这些技术是否值得买,是否能够提升戴尔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竞争力,收购之后,公司会在IT部门的协作下,把被收购公司的技术完善到戴尔整体解决方案中,还有是IT部门会做这些产品、技术的尝鲜者,作为他们的客户来提升戴尔公司的生产力。
戴尔是最早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Dell.com是一个庞大的线上交易平台,更是戴尔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如今戴尔是一个年营收在600亿美元规模的科技公司,保持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为广大客户提供完备的服务,更好确保供应链、工厂灯各个环节不容有半点差错,这就要IT部门时刻必须确保戴尔公司卓越、高效的运营。
戴尔中国公共与大企业事业部高级市场经理杨长城指出,当前,企业CIO们面临更多比以往大很多的挑战,戴尔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成功案例分享出来,结合戴尔的存储、服务器、网络、客户端、服务等组合起来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广大企业客户打造高效IT。
客户尝到高效IT甜头
万声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刚在接受CNET科技资讯网采访时指出,万声主要从事呼叫中心业务,另外还在运营一个呼叫中心园区,为有入住需求,包括为呼叫中心企业提供入住服务,整个呼叫中心园区共设计坐席1万个,其中万声自己大约有5000多个坐席。
李刚坦言,虽然万声的规模相对较大,也承担了很多知名企业的呼叫中心业务,但是我们的运营压力日趋增加,如何降低成本和提升业务的持续稳定性是万声面临的难题。
据李刚介绍,万声从2008年就开始采用瘦终端解决方案,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十分顺利,主要原因是那家厂商带来的是一个通用的方案,并不是适用于呼叫中心行业,另外就是当时的瘦终端无法保证服务的延续性,假如有某个终端宕机了,只能让管理员去修复,单就重启一下就要几分钟过去了,这对呼叫中心而言是无法容忍的。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呼叫中心业务,以提升服务和销售等相关体验,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回去投资建一个平台,因为呼叫中心平台动辄几百万到几千万,于是也成就了像万声这样专门做呼叫中心外包的企业。
但呼叫中心市场挑战巨大,尤其是在云计算兴起之后,甚至到了洗牌的阶段。“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辆汽车,那么IT部门就好像一部车的引擎。要想把这部车发动起来,必须依靠IT部门的良好运行。在云计算的大趋势下,万声‘被逼着’转型。当然,我们也是比较早拥抱云计算的呼叫中心企业。”
李刚指出,在戴尔的帮助下,万声构建了云上的呼叫中心,这让我们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可以主动直观地掌控呼叫中心业务的运营。云也让万声的业务变得更加时髦,比如微博客服、微信客服和家庭坐席等。“整体来说,万声的IT发展规划十分清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手段,稳步地发展呼叫中心的IT服务,从而版主提升呼叫中心的服务质量,并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视讯维护中心主任曹卫明则告诉CNET科技资讯网,“三网融合给重庆有线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进一步推动重庆有线的整体转型。我们与戴尔合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观众的行为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组合,从而利用先进的技术,摸清观众的喜好,有针对性地推出个性化的内容,从而提升观众的黏度,并提升重庆有线的企业竞争力。”
曹卫明接着说,作为运营商,重庆有线非常关心两点:如何降低成本和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就这两点而言,云计算和大数据都契合了我们的需求。
就降低成本而言,举例来讲,现在家家户户都用机顶盒,但是如今的视频编码技术在日益提高,那是不是一旦编码技术有更新就需要更换机顶盒呢?那样的话成本也太高了,而通过云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把视频的解决和处理的过程全部拔到云端来,机顶盒作为一种瘦终端,这时候就会大幅度降低运营商的投入。
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戴尔致力于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作为一个运营商,重庆有线也在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个端到端实际上是指产品输出端到用户接收端的方案,这个端有很长的距离。比如,重庆的业务很有可能在北京推广,这个漫长的道路上如何提升体验,以及感受长途链条中各种可能产生的故障,并且让它有自我修复的过程,这就是智能管道提供商。智能管道要智能化的实现也是取决于对大数据、大后台,对整个网络实现状况的一种收集和分析,包括对解决故障策略的判断和自我下发,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网络的自愈。
对于两位用户的心声,Justin Mennen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戴尔的目标就是能够通过使用工具和平台,使企业的CMO和业务部门在不需要IT部门的支持下就可以独立来使用这些工具和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对业务的洞察,从而做出更加先人一步的战略决策。戴尔自身也积极使用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Hadoop,这能够使业务部门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等先进能力对用户数据做好全面分析和挖掘使用。这也正是戴尔致力于打造高效IT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