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在中国发展了17年,用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机构主席颜晓滨的话说,只要企业开门见客做生意,就一定需要呼叫中心的服务。因此,本文虚构了一个人物小胡,用他的一天,来展示呼叫中心在我们生活中的点滴痕迹。
今天早上叫醒小胡的,不是闹钟,而是酒店客服中心的电话,这是小胡昨晚预约的“叫早服务”,他今天要从北京返回贵阳。当他洗漱完毕后,通过打车软件预约的出租车已经等在门口,准备载他去机场。
小胡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些服务全离不开呼叫中心的支持,当他通过电商网站订购机票时,后台是携程网15000个座席的呼叫中心在操作,甚至他那台用来预约出租车的苹果手机背后,也有3000个座席在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如今呼叫中心已不仅仅是指电话通讯,微信互动、软件操作等都归入了这一范畴。
刚到家,小胡的手机就弹出一条短信:“您的余额不足”,他马上打了个电话给运营商,人工客服接待了他,并告知了话费详情,核对无误后,他上网给自己充话费,立刻有网络客服上前服务,而她只是阿里巴巴呼叫中心近万人中的一员。
吃着从家附近的肯德基送来的外卖,小胡并不知道,接听他订餐电话的人,也许是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呼叫中心覆盖着几乎所有的行业,但他们的大本营大部分还是在北上广的大城市。
吃过晚饭,小胡又接到了汽车经销商发来的邮件,小胡曾参加过他们的试驾活动,但已有几个月未曾光顾,邮件里详细的罗列了近期上市的新车和优惠活动,还没等小胡看完,一个电话又打了进来,正是该经销商的客服,约他再去试驾。
在销售型企业的行话里,这种行为叫做“外呼”,是唤醒沉睡用户和发展新用户的手段,根据2014中国客户联络中心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中国汽车经销商大概有2万多家,其中成规模的中心大概有3000-5000座席,总座席约有六七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