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2017年,大连要成为“中国硅谷”

2009-09-12 10:00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 半岛晨报


  本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专门为与会嘉宾安排了“产业游”主题项目,软件业、风电制造、绿色能源、港航物流这四大新兴产业,是大连产业转型的核心代表,也是大连工业的新增长点,关注这些新兴产业就是关注大连的成长与未来。为此本报开辟“企业嘉年华”专栏,以全面展示大连产业转型的成长之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及企业风采。

  大连软件业发展,十年磨一剑。如今,它已成为大连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张新名片。

  夏季达沃斯期间,“高新软件园之旅”被安排为一条产业游路线,参会者将会到东软软件园和腾飞软件园参观。两个重量级的软件园区在向参会嘉宾展示其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同时,也将向世界昭示大连市“进军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决心和勇气。

  产值 从2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8年的306亿元人民币

  出口 从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10亿美元

  企业 从100多家发展到800多家

  从业人员 从当时的3000多人,发展到 6万多人

  1998年6月28日,大连软件园举行奠基典礼

  2001年7月,大连软件园被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2008年,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总数已超过400家,其中不乏GE、IBM、HP、甲骨文等在内的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大连寻找的新名片

  1999年,正值大连着重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当时整个城市铺天盖地的是关于足球、服装、会展等产业的宣传,连大连对外展示的城市图片中,都要用一只硕大的足球来做主角。

  然而,一旦没有了政府直接的支持和政策性的保护,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众多“温室”中的企业就无法适应转变。大连的足球、服装产业亦会受此影响。

  2003年,有金融博士背景的时任市长夏德仁试图带领大连寻找一条“特殊创新”之路,大连软件园成为了大连寻找绿色新名片的第一站。大连软件园总裁高炜还记得在十年前软件园定位的情景,当时正好有一则“中国制造”的广告映入眼帘——“中国并不缺制造,更需要好的服务”,后来这成了大连软件园总的理念。

  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绿色新名片”定位的前瞻性。2008年是大连发展软件产业10周年,10年来,大连软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8.2%,软件业已经成为大连新的支柱产业,大连软件这四个字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品牌,美国著名作家富兰克林把大连称为中国的班加罗尔,国际设计公司评价大连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交付指数在全球排第五位,中国排第一位。

  大连走出的创新路

  虽然有了正确定位,不过,如何探索出一条具有大连特色的软件发展道路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这条路没有先例,怎么走,用什么模式,谁的心里都没有底。国外的印度、马来西亚,国内的沈阳、西安、上海等城市都采用软件园孵化软件公司的方式,说白了就是政府先出钱,吸引企业进园,再趁机做大。大连没有走这条路,而是把目光转投到民营企业老板们的口袋上:政府出政策支持搭建环境,民间资本出钱建软件园,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官助民办”。

  于是,在“官助民办”模式的运营下,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跃然于规划图纸上。“多年前,在大连软件产业起步的时候,采取‘官助民办’的发展方式,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市委书记夏德仁说,与其他许多城市政府包办的方式相比,“官助民办”的好处在于:首先,政府花钱少,当时,大连市政府的一点点启动资金,就带动了软件园将近100亿元的民间资本;其次,积极性高,民间企业投入了民间资本,加上市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使得他们有了非常高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性;再次,发展的效率高、速度快,民间资本、市场机制、不紧紧抓住就会错过的机会……这些,让软件园在发展中充满了紧迫感,效率自然很高。

  “官助民办”给大连软件园插上腾飞的翅膀。如今的大连软件园,是旅顺南路这条软件产业带上的核心,作为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色“支点”,不仅承载了大连做新领军城市的希望,更承载了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业腾飞的希望。

  大连打破的人才瓶颈

  软件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人才。大连如何解决软件人才、高科技人才的短缺问题?

  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于波介绍:一方面,大连充分发挥本地22所大学和其他200多个教育机构的作用,更多地培养人才。大连的高等院校全部开设了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关的专业。此外,大连还以大学为母体,建设了有全新教学体制的6家软件学院。另一方面,大连大力引进软件人才,最近这5年,每年都有一万多人进入大连的软件企业。市政府每年拿出两个多亿的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

  今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挑战,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逆势“蓄能”——年初以来,人才培养和实训项目成为产业发展突出亮点。特别是更具针对性的专业化人才培训引领我市IT人才培养进入精细化时代。

  大连打造的新布局

  软件园成功的发展模式,已成了全国众多城市争先学习的典范。

  目前,大连形成了以高新园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区域,辐射至全市各个城区的软件产业发展布局。如今,大连软件园一期已基本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高新园区七贤岭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也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为主体,汇集了相关企业200余家;新加坡腾飞集团投资参与建设的“腾飞软件园”首期10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待建面积50万平方米;与腾飞软件园毗邻的东软国际软件园首期12万平方米工程已经完工;夏季达沃斯期间,这两个重量级的软件园区将向参会嘉宾展示其发展速度、企业规模、工作环境、硬件设施等。两个软件园区代表大连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将在世界的舞台上,汲取经验,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大连勾画的全球视野

  11年间,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我市支柱性产业,快速成长为一个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都柏林等齐名的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集中区。大连提出,要打造“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今年前7个月,大连高新区新落户5家从事软件外包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落户52家软件外包世界500强企业。 2007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国家总理温家宝视察大连,他要求大连不仅要争全国第一,而且要争世界第一。

  为此,大连勾画了未来软件发展的蓝图。市委常委、副市长戴玉林介绍,未来,大连将逐步形成以英特尔项目为核心的、亚洲重要的、国际一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亚洲集成电路集散地。力争到2012年,吸引和聚集软件企业2000家,打造万人以上的企业5家,从业人员20万人,年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形成国内最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产业综合成熟度和竞争力实现“中国第一”。到2017年,在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上达到全球领先城市的水平,使大连成为“中国硅谷”。

  记者张璐璐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