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此次通过审核的7家企业,首次发行股票的规模都不算小,至少比人们预期的要大一些。立思辰拟发行股数为2650万股,神州泰岳软件拟发行股数为3160万股,乐普医疗拟发行股数为4100万股,特锐德拟发行股数为3500万股。这些,都有点不像创业板的模样。因为以中小板而论,流通盘比这小的股票有好多:宇顺电子1480万股,方正电机2000万股,嘉应制药2050万股,水晶光电2171万股。把昨天过会的这7家企业放在中小板里,也算中等个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以后也是这样,创业板与中小板还有区别吗?
创投公会副秘书长、创业板研究专家王守仁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昨天过会的这些企业,很多是本来准备到中小板上市的,本来就是中小板的“种子选手”,财务指标比较过硬。现在放到创业板来,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业态符合创业板的需要。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不能单纯以发行规模而论,主要还是看这两个板的企业构成。中小板现在70%的上市公司还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未来的创业板主要突出创新性: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新模式。管理层出于长远考虑,当然选择规模大、利润高、业绩优良的企业首批过会,给创业板带个好头。
对于创业板与中小板是否存在重叠的问题,王守仁说,肯定有一些重叠,以前没有创业板,一些创新型企业也拿到中小板上市,比如金风科技、苏宁电器等。未来,两个板的特色还是清楚的,中小企业板以制造业为主,创业板以创新型企业为主。未来一些企业在创业板发展壮大后,也不一定转主板。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也不愿意。微软、英特尔留在纳斯达克是龙头,放到纽交所就被沃尔玛、IBM压下去了,所以它们都没去。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的区别不在发行规模上,而在产业构成上。这点投资者应该了解。
(本报记者 傅盛宁 钟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