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盘点世界媒体峰会五大亮点:数字化认识逐步趋同

2009-10-12 00:23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 题:盘点世界媒体峰会五大亮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张晓松、顾瑞珍、杨亮

  “我们确信,本次峰会的举行将对世界传媒业产生广泛、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推动世界各地媒体共同应对挑战、增进彼此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1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随着《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在热烈的掌声中通过,世界媒体峰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会议期间,来自境内外170多家传媒机构代表围绕“合作、应对、共赢、发展”的主题,分析了世界传媒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变化的受众需求和不断涌现的高新科技背景下,传媒机构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盘点这次峰会,至少有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平等交流对话:世界媒体史无前例会聚一堂

  “此次峰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会议。”日本共同社社长石川聪说,不少媒体在这次会议上才得以首次直接接触,世界媒体有了会聚一堂的机会。

  保加利亚通讯社社长马克西姆·明切夫同样认为,峰会给予了各个媒体相互认识和合作的机会。“我认识很多国家的媒体人,不过这个峰会能使我认识两倍以上的同仁和朋友。”

  本次峰会与会代表涵盖了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媒体集团和各种媒体形态,既有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媒体,也有来自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媒体;既有全国性媒体,也有地方性媒体;既有报纸、杂志、通讯社等传统媒体,也有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新疆日报》总编辑廖运建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地方媒体,“没想到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峰会,见到这么多国内外媒体同行”。这为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交友的机会”。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代表、肯尼亚通讯社社长伊其基尔·穆图阿·恩伊斯亚来感到,这次峰会“确实意义重大,十分精彩”。穆图阿说:“对我本人以及来自肯尼亚的同事来说,参加这次会议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虽然会期较短,但安排紧凑,除全体会议外,与会媒体代表还分成4个小组,就不少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最终形成了《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

  今日俄罗斯频道负责人阿列克谢·尼科洛夫对记者说:“我们至少已经开始对话,峰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开罗卫视董事会主席穆罕默德·哈桑·格哈尔认为,世界媒体峰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全球论坛,达成了跨文化的理解和合作,产生了新的理念,分享了知识和最好的操作规范,创造了伙伴关系。

  “这是一个起点。”香港文汇报社社长王树成认为,这次会议的圆满举行预示着世界媒体间的交流合作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媒体首次共商对策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底,乌克兰原本蒸蒸日上的《观察报》不得不宣告关闭。

  “无论是高效的生产方式,还是有经验的管理层和拥有现代新闻工作者的编辑部,均未能挽救该报。”来自乌克兰通讯社的塔奥伽说。

  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传媒业受到巨大冲击。在美国,报社收入锐减,不少知名大报被迫停刊。在日本,今年上半年报刊广告收入同比减少近10%,即使新兴的网络媒体持续增长的广告费也开始减少。在香港,报纸广告收入更是普遍减少了25%。

  在此次世界媒体峰会上,“金融危机和媒体的应对”被列为重要议题之一。

  “我们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共同探讨了金融危机下媒体的对策、责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说,一些好的经验和有创意的思路、见解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与会者普遍认为,尽管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出现回暖迹象,许多媒体的经营情况也随之改善,但如何真正从危机中走出来,尚需努力。

  “我们要创造更大的收视群体,就要制作好的节目。”澳大利亚七频道董事会主席施嘉里认为,只有真正提高节目本身水平,才能吸引观众,保住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多开财路,多开资源,我觉得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的一个对策。”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认为,媒体应对金融危机一定是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在搞好传统媒体的同时,把新媒体发展好。

  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媒体首次坐在一起专题研讨应对策略。对此,许多媒体给予高度评价。

  “这个会的举办正逢其时。”来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的杰弗里·格拉尔尼克说,“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举办这一峰会,促进了大家的业务合作。”

  机遇大于挑战:对数字网络时代的认识逐步趋同

  在这次峰会上,报纸、电视台、通讯社等传统媒体谈得最多的是依靠数字化与网络技术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挑战。

  “新媒体给传统平面媒体带来了内容结构、广告模式和受众接触方式三个方面的挑战。”华西都市报负责人李宇西说。

  新浪网总裁曹国伟甚至断言:“今天,你不采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或者说不能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发展你的媒体,将会在媒体行业慢慢消失。”

  “近年来全球很多传统媒体特别是报刊都感受到较大的‘数字化压力’。但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新旧媒体的概念正日趋模糊,全球化、数字化的浪潮正推动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二为一。”美国《华尔街日报》总编辑罗伯特·汤姆森说。

  他举例说,有着120年历史的《华尔街日报》现在同时经营着网络业务,1996年创立的《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现在已拥有超过100万付费订阅者。

  随着讨论的深入,媒体对于数字化、网络化时代面临的形势逐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这一共识的形成十分重要,有利于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推动传统媒体的变革与进步。”廖运建说。

  美国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亚太区总裁马可宝认为,传统媒体必须迅速不断利用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带来新的媒体体验,在越来越细化的市场中为全球受众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

  合作才能发展:不同媒体寻求共存共赢之道

  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媒体,共同构成了全球空前繁荣的传媒业。那么,媒体之间应当如何相处、合作、同存、发展呢?这次峰会专门就这一议题展开了讨论。

  “合作共赢”成为这次峰会的一大关键词。与会媒体人士普遍认为,世界各种形态的媒体,不论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新的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体之间不再是纯粹的竞争关系,而应该是‘竞合关系’,既竞争又合作。不同媒体间可以通过合作,创作双赢,彼此分享受众市场。绝不能站在互相敌视的立场,而应该互相合作、扶持,谋求共同发展。”台湾东森电视台总经理陈继业说。

  “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不仅有各自的技术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受众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存将是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竞争,但更多是一种融合。

  他举例指出,传统广播有它的固定人群,如晨练的老人、坐在汽车里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收听无线广播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同时,广播也可在互联网上和手机上传送,使另一部分受众群接收到传统的广播。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也努力寻求共存共赢。

  “一个没有发展中国家参与的数字化世界是不完全的。”来自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呼吁,给予他们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肯尼亚通讯社社长穆图阿说,对于他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媒体的发展迫切需要发达国家提供一些新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新技术不仅要被发达国家利用,也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勇担社会责任:来自世界媒体的共同心声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指出,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媒体代表的广泛共鸣。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不管面对多少困难,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只能坚持,不能舍弃。”

  “履行社会责任是你我共同的天职,也可以说是主要使命。”俄塔社社长维塔利·尼基季奇·伊格纳坚科表示,大众媒体不应成为政府或商业的代言人,才能、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是衡量媒体工作的三大基本标准。

  在这次会议上,各国媒体所倡导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让香港大公报社社长姜在忠感触良多。他认为,媒体在金融危机的评论和报道中,应充分发挥社会责任感,以国家和大局的利益为重,更好地为社会文明进步履行自己的职责。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社长穆罕默德·贾法·贝达德说:“媒体应该担负起社会的保卫责任,进行自我修养发展。媒体作为人民的现实和各类事件的中间人,应该忠实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各种事件。记者和媒体实际上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受托人,应该很好地完成这个委托。”

  勇担社会责任,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的长远发展之道。

  《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呼吁,世界各地媒体向全世界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促进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