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拉开大幕,高科技企业尽情展示风采。本报记者 廖万育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薇)久旱的南粤大地终于迎来了祝福丰收的淅沥冬雨。昨天上午9时30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参展商和嘉宾共赴本届科技盛会,在为期6天的展会里集中进行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和交易,交流国际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信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致开幕辞。开幕式由高交会组委会主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主持。各主办及协办单位领导,广东省和深圳市领导黄华华、刘玉浦、王顺生,深圳市老领导厉有为出席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应邀前来参加高交会的各国政府部长,国家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领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组团机构、驻华机构的负责人及代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组委会邀请的各方面嘉宾。
今年的高交会是举办以来第一次改在11月份举行。昨天,深圳迎来了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而且还伴有淅沥小雨,但阴雨天气并未能降低高交会的“温度”。不过,在开幕式广场安检入口处,主办单位很周到地为入场嘉宾准备了雨伞、一次性雨衣等雨具,众多交警、保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身着雨衣在各自岗位维持秩序,开幕式现场忙而不乱。
开幕式整个过程前后仅历时约12分钟。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朗声宣布第十一届高交会开幕,广场上空缤纷落下金色纸花,并冉冉升起黄、橙、蓝、粉色的彩色烟雾。在热烈的掌声中,已走过精彩十年的高交会开启了下一个十年的新里程。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在开幕致辞中也给予高交会新的寄望:“当前,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技创新,并以此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成为各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赋予高交会更高的要求和使命,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希望高交会不断地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平台功能,扩大服务,立足中国,朝着世界一流展会的目标大步迈进,为国家新兴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第十一届高交会由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农业部协办,以“创新·创业·发展”为主题,包括“高新技术成果交易、高新技术专业产品展、论坛、super-SUPER专题活动、高新技术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不落幕的交易会”六大板块内容。本届高交会使用了深圳会展中心全部展馆,展区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设有信息技术与产品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展、电子展、光电平板显示展、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馆、商务部专馆、高校高新技术成果展、国内省市高新技术成果展、海外高新技术成果展等多个展区和交易洽谈区。
高交会期间,还将围绕“引领经济复苏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危机·变革·可持续发展”、“创业板与创新型企业发展”、“创业人生·创富梦想”等主题,举办部长论坛、中外CEO论坛、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中国创业家论坛,演讲嘉宾包括多位国内外部长级官员,杜邦、日立环球、思科、IDG、比亚迪、研祥、伦敦交易所、中国证监会等企业和机构的高层,以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等。
开幕式前,周铁农、白立忱会见了参加第十一届高交会的外国及港澳台侨贵宾。开幕式结束后,在黄华华、刘玉浦、王荣、王顺生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周铁农、白立忱和出席开幕式的海内外嘉宾兴致勃勃参观了高交会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