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透视黄茂如的"原罪帝国"

2009-12-19 22:37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叶檀


       商业人士因为官场之事而“捉将官里去”,黄茂如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虽然黄茂如很低调,但其打造的商业帝国却无法低调。如其他富豪一样,黄茂如打通了股市与楼市两大输血管道,以某项实业为依托,施展长袖善舞的财技,政商两界混得滴溜溜转。

 

 

  对于黄茂如这样的企业家的判断必须慎之又慎,他既有利用制度缺陷的原罪,更有草根市场人士的勃勃生机;他既是资本玩家,也是中国市场进程的推动者。

 

 

  黄茂如绝不仅仅是个实业家,更是个资产组合专家。其起家依靠“商业加地产”模式,通过筑金笼引进金凤凰级别的商家,通过这些商家的账期拉长资金链,同时使商业物业增值,最终通过资产运作控制几家上市公司,由下属的投资公司控制更多的百货商场,打造出商业帝国、资本帝国与地产帝国。

 

 

  黄茂如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不外乎以下几点:获得城市黄金地带的商业物业,在资本市场寻找资本升值的大机会,他的猎物就是可以控股的地方国有控股的百货集团 ———这些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资金被掏空,但在政府荫庇下,却能够获得城市核心地块的土地,盘活土地而后盘活商业获得资本市场溢价,就是黄茂如商业帝国的秘密。

 

 

  黄茂如控制的茂业系收购的第一家公司成商集团,就是典型的商业地产运作模式。

 

 

  成商集团商业土地储备达到300多亩,其中,成都盐市口商业中心区有50亩,成都九眼桥配送中心约有50亩,南充等控股子公司下属有200多亩。但1994年就上市的成商,在成都国资委将控股权出售给四川迪康产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迪康集团)后,财务状况连年恶化,成商主营业务从2002年的14 .38亿元下降到2004 年的1054.19万元,但若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净利润为-4066.02万元,现金不断被划走,公司资金紧张,这是一个典型的白眼狼掏空上市公司的故事。2005年,黄茂如的“茂业系”高价接盘———2005年6月10日,迪康集团将其持有的成商1.33亿股社会法人股全部转让给茂业商厦,每股转让价2.845元,超过迪康集团收购成商每股2.31元的价位,比成商 每 股1 .9 0元 账 面 值 溢 价50%———相当于一床棉被盖住了以前的烂账,已经损失的资产不再被追究,而成商的优质土地资产、商业资产由茂业获得。这是国有资产经过制度性改良之后,中国财富盘活做大的过程,是新的市场化的商业机制取代旧的官僚机制的过程。经过刮骨疗毒的计提坏账、重整业务后,成商的未来发展根基扎实了。

 

 

  试问,如果成商等内部治理机制市场化、规范化、法治化,如何会有黄茂如捡漏的机会?而黄茂如之所以能够在多个城市复制成商模式,不正是说明了中国的市场改革任务极其艰巨,有无数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蛀虫成群的成商等待被重组、被盘活吗?再进一步说,中国国企的并购重组如此之多,除了盘活资产、整合产业链的目的之外,不正是因为国企内部如成商这样的公司到处都是吗?

 

 

  在中国市场中,只要是能够打通房地产与股票两大市场的商人,不可能不与官场紧密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黄茂如、周正毅等商人就混迹于官场、商场“两场”之中。

 

 

  按照茂业系的规划,在资本市场与实业界的游戏没有尽头,未来拆分百货资产与商业物业,各自形成独立的股权结构,为了打通百货业上下游,黄茂如还在向物业等领域进军,高科技的物业必然成为独立上市板块。

 

 

  现在的关键不是黄茂如将受到怎样的处理,而是类似于黄茂如式的企业家将受到怎样的处理,大而言之,中国商业的前景究竟如何?

 

 

  如果中国市场化以法治为依托,那么,黄茂如等商人将蜕尽铅华、成为真正的商人,推动中国市场化进程;如果中国市场化进程逆转,权力与市场的结合越来越密切,那么,黄茂如等商人只有在官商中继续两头取巧,而后套现成为外国居民,把一堆烂账留给国民。谁能说黄茂如等人的“洗钱”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呢?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