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实现315个蓝天目标后,南京市再次为南京蓝天“加码”,今年更是力争320个蓝天。然而,今年空气质量却遭遇了首次“滑铁卢”,昨天,又一个污染天的出现让今年的“蓝天目标”彻底泡汤了。
■现状和原因
蓝天目标完成无望
昨天南京城又是轻微污染,这已经是继12月23日以来,连续第五个污染天了。这样截止到昨天,南京累计已出现46天污染天,蓝天只有315天,即便今年最后4天全是蓝天,全年也只有319个蓝天,这宣告了年初定下的320天的“蓝天目标”无望实现。
7年来,南京的“蓝天目标”一直在增加,特别是2008年,当年南京历史性地完成了315个蓝天目标,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也是在这种好势头的鼓舞之下,南京市今年的目标再冲新高——锁定在了320天上。等于说,一年中要呼吸10个多月的新鲜空气。自“创模”成功后,南京的蓝天目标每年都会调高,而根据官方每年6月5日发布的环境公报,也都顺利实现预定目标。
不过,与往年“毫无疑问”的达标不一样,今年的蓝天泡汤似乎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10月创十年“脏纪录”
“不泡汤才怪呢。”一位环境专家对记者说,今年的空气败就败在了10、11、12三个月上。前九个月,南京的空气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七八九三个月更是罕见的“零污染”月。
而进入了10月,空气却出现了大变脸,由于南京一直持续无雨,城市灰尘越积越多。再加上当时“三中”路的工程建设,导致扬尘增多,空气质量急剧下降。记者调查发现,10月16日至10月30日,南京就连续15天陷入污染天,这也创了十年来的脏天纪录。
而11月的空气质量,也应了那句“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大雾和秸秆的双重作用,南京空气更是达到了“重度污染”,只能用很糟糕来形容。希望只能寄托在12月份上了,如果当月北风尽吹或雨雪冲刷,让扬尘遭到遏制或许完成有望,可是偏偏老天爷又不赏脸。
■三大疑问
目标为何要越定越高?
答:追求国家生态市
如果冷空气早早来到南京,或许今年的蓝天目标也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场面。没有实现的目标,却在市民心中疑问不断。
蓝天目标为何要越定越高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和城市的“创模”有关系。要坐拥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称号,蓝天要占全年天数85%以上也就是310天才能达标。但是南京创模2007年就已经完成,而它的更高目标是:国家生态市。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完成330个蓝天。为此,从2007年开始,南京将“蓝天目标”以310天为起点,“加码”至315天到320天之间。 但显然,今年320个“蓝天目标”都如此吃紧,以后的330个蓝天终极目标则显得困难重重了。
以前为何年年达标?
答:人努力,天帮忙
然而,对于南京的蓝天,从来都有说不尽的疑问。 “南京真会有那么多‘蓝天’吗?”市民总感觉蓝天似乎与想要的蓝天差距很大。
对于市民一直以来对南京蓝天不蓝的困惑,不少人甚至怀疑监测的真实性。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南京的蓝天目标越定越高,却又屡屡可以达标呢。对此,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南京每个点位的设置都是需要国家环保部批准的,而且每个监测点都与环保部的监控网络连着,环保部随时可以查看各地空气污染状况,污染数据更是即时传输,无更改可能。
但记者获悉,这几年,南京空气监测点的确发生了一些转移,点位高度逐渐增长,监测点往往要求避开近地面污染源,同时必须是开阔处,由于城市建设,不少监测点不得不挪窝。
比如,南京的草场门监测点,原来的平地变成了七层楼房,监测点自然也挪到了楼顶上。此外,鼓楼33中的监测点,以及中华门城堡的监测点,位置也都越来越高。
监测点越来越高,会不会也让数据的真实性打了折扣?南京大学大气专家刘红年表示,空气指标在15米—25米范围内,差异并不会很大,点位也都是要经过验收才能使用的。既然排除监测原因,那为何大家总感觉蓝天不蓝呢?刘红年教授认为,其实是“蓝天”标准太宽泛了。大家感觉到城市上空的“灰锅盖”,往往是空气中“超细灰尘”在作祟,据介绍,南京灰蒙蒙的天空的一半“功劳”要归于它。而它们主要来自于电厂、工厂排放的烟尘,机动车尾气污染等。
但在内地,超细灰尘根本不在“监测”范围内,监测的往往是大点颗粒的“飘尘”,南京经过“创模”、“创卫”,控制“飘尘”还是有所成效的。
今年不达标问责谁?
答:工地、车辆和老天
政府部门公布的蓝天是用数据说话,320天蓝天目标没有实现,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没能达成,这究竟又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今年空气质量下滑,并不特别让人意外。”南京环境监测专家分析,今年南京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大,工地增加,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扬尘总量加大,直接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此外,今年的气候条件也存在不利因素,而机动车尾气污染正逐年加大。光是工地扬尘就会涉及到市政、建委、市容、环保等全市七个部门。而谁又将为“蓝天目标”负责呢?
南京市一位政协委员表示,每年两会期间,政府都要将每年的计划完成情况通报给市民。看来,今年的“蓝天”不达标会成为会议的一个焦点。
而网友“这是梦”则表示,以后这种蓝天目标的发布最好换个方式,向老百姓公布:一年中关闭了多少污染企业,一年中规范了多少建筑工地扬尘,一年中处罚并且纠正了多少渣土车的抛撒滴漏,还有,一年中,办结了多少老百姓关于环境污染的投诉。“数字是虚的,为老百姓做了多少事才是实的,是任何人也怀疑不了的。” 本报记者 王娟
南京今日气温最低-5℃
昨天飘小雪,未来一周都“冻人”,元旦当天可能阴或小雨
昨天,南京以一场短暂的“毛毛雪”送走了这场寒潮。尽管只下了这么点小雪粒子,但“雪后寒”依旧很吓人,今天清晨,南京的最低温度只有-5℃,会产生冰冻。而且预计这段时间,冷空气的活动依旧很频繁,所以2009年的最后一周,包括南京在内的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很“冻人”。目前看来,元旦的那一天,南京可能是阴有时有小雨的天气。
南京昨下场“毛毛雪”
“下雪了!”昨天上午10点,家住河西的市民张先生刚带着女儿走出家门,突然发现天上掉下了小雪粒,并夹杂着些小雪花。虽然雪粒子很细小,但是密度很大,随着北风漫天飞舞。“刚刚在家里时还没觉着要下雪,只是天有点阴,之前也一直没有下雨。”张先生说,突如其来的雪让小女儿很是欣喜,在雪中又蹦又跳。
昨天上午10点到11点30分左右,南京主城区大部分地方都飘起了小雪。基本上都是细小的雪粒子,但是密度不小。可惜南京的降雪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到了12点左右,基本上已经消失,到了下午,太阳露脸,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因为雪又小又短暂,所以,位于江宁的南京气象观测站记录的雪量为0厘米,但是这仍算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降雪日”了。
苏州雪花比南京大
昨天白天,受到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本省连云港、宿迁、扬州、南京和苏锡常都出现了降雪。连云港、宿迁等地从早上就开始飘雪,随着降雪持续,加上当地地面温度偏低,部分地区出现了积雪。而南京、扬州等沿江地区都是“毛毛雪”。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昨天上午10点左右,苏州、上海也都下了雪。苏州当地市民反映,雪量一度达到中等,雪花也很大,持续的时间也不短,一直到下午雪才停,这让很多市民大呼过瘾。但是由于苏州近地面气温较高,雪花很快融化,没有形成积雪。
气象专家解释说,尽管寒潮主体已经过去,但是前天夜里,有冷空气补充下来,所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很低。比如南京,昨天全天的温度都在1℃以下。苏州比南京要暖和,为什么雪反而更大呢?这是因为相比之下,南京的水汽比较薄弱。下雪不仅仅是要冷空气,还需要暖湿气流的配合,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才行。
未来一周都很“冻人”
预计,2009年的最后一周,冷空气的活动依旧很频繁。而就在昨夜,还有冷空气补充来,“雪后寒”和夜间辐射降温,南京的最低温度将降到-5℃,如果夜里把湿衣服晾在室外,早上衣服可能就要结冰了。但好在白天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温度也将回升到6℃左右。
明天,受到又一股冷空气的影响,南京天气转阴,但是不会有雨雪。冷空气这么接二连三地来,温度自然被打得抬不起头来,预计一直到本周三,南京清晨的最低温度仍在冰点之下。元旦当天,南京可能是阴有时有小雨的天气,但是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不如短期预报,建议市民关注气象台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
本报记者 于丹丹
近期南京天气
今天多云到晴,-5℃~6℃;明天多云到阴,-2℃~8℃;后天晴到多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