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奥运通信总指挥赵继东:已为奥运会准备好了

2010-01-13 21:35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据人民邮电报2008年08月01日报道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盼奥运的共同心声,作为中国人,我们期待北京奥运的成功,作为网通人,作为北京奥运合作伙伴,我们期待能够梦圆奥运,以奥运精神激励全体员工实现新的发展跨越。”见到赵继东,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两个字——信心。

  谈到作为奥运火炬手的感受时,赵继东表示,作为中国网通的奥运火炬手,能够在奥运会赛会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参与火炬接力活动,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奥运会是宣传队,它向全世界人民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北京奥运会的魅力。奥运会还是播种机,它播下了许多种子,包括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定是有收获的。奥运会的这些价值在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火炬接力点燃了世界人民的激情,传递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和平社会发展”的精神实质高度契合。奥运火炬在国内传递的过程中,中国网通已经有20多名火炬手,荣幸地在多个城市参加了火炬接力活动。这不仅是他们每个人的骄傲,更是全体中国网通员工的骄傲。

  赵继东表示,从8月1日开始,中国网通的奥运通信保障工作将进入赛时运行阶段。目前,中国网通各项奥运通信保障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在工程建设方面,600多项奥运通信工程已基本完工。中国网通铺设市政管道近6000孔公里,敷设奥运专用光纤近5万芯公里。建成竞赛场馆奥运专网模块局、非竞赛场馆奥运专网模块局、奥运专网汇接局近40个,所有奥运场馆和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等都通过光纤双路由上联。

  ——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网通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强大的高速网络,为实现宽带奥运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中国网通采用了安全、稳定、可靠、先进的全网状智能光网络,向场馆间的赛会管理信息和赛事信息传递提供的专用通道,确保奥运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安全传送。为保障北京奥组委、各国体育代表团、媒体等重要奥运用户的需求,中国网通构建了奥运VIP专网,该网络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路由,直通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4个方向。同时根据有关协议,在奥运会期间,从足球、田径、乒乓球比赛到帆船、体操、游泳比赛,所有赛场上的广播电视公共信号,都将通过中国网通的光缆传输网络传送到国际广播中心,再由此通过中国网通的国际海缆、陆地光缆系统和卫星系统传送到世界各地。为保障奥运互联网服务品质,奥运VIP专网出口带宽已扩容到数十G。同时,在多个竞赛场馆、摄影区和上千个摄影点内,都建设了与主新闻中心相连的虚拟局域网。中国网通还进一步扩容卫星系统,增加三套卫星设备,重新装备DSNG车13辆。4月份以来,新增和调整了大量的国际、国内方向的中继电路,扩容了海外接入点(POP点)。

  通信保障团队庄严宣誓:确保奥运通信保障万无一失

  ——在宽带应用方面,为进一步展现宽带网络魅力,满足平面媒体通信需求,中国网通将IC卡技术与互联网服务有机结合,为媒体提供即插即用的宽带IC卡上网服务,并为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和盖蒂图片社五大通讯社搭建虚拟局域网(VLAN),为每家通讯社提供百兆带宽进行照片快速回传。赛时,中国网通还将为中央电视台提供全市光缆专网,为全国的电视观众提供转播服务。2008年5月,中国网通成功为北京电视台奥运火炬接力珠峰报道提供全程通信保障,使亿万观众第一时间见证了圣火登顶珠峰的盛况,再次展示中国网通强大的通信能力和实力。伴随着7月8日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媒体村、非注册媒体中心(BIMC)等重要的非竞赛场馆的开放使用,中国网通已开始提供奥运通信服务。8月1日,中国网通将进入真正赛时保障阶段。另外,依托现有114平台,中国网通将为奥组委提供奥运呼叫中心服务。与往届奥运会呼叫中心不同的是,中国网通采取了多语言平台技术,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自己的母语或英语的支持,通过定制终端或其他终端拨打呼叫中心号码实现紧急求助,系统还可自动判别客户身份、语言。

  ——在人员保障方面,中国网通的奥运保障团队已组建完毕并陆续进驻场馆。在通信指挥中心(TCC)、场馆团队、营业团队等63个保障团队中约4000人直接服务奥运,其中注册人员达2500多人。中国网通开展场馆经理选拔和培训工作,已完成200多期、1万多人次培训,并在北京黄村培训中心搭建实操培训环境,组织奥运保障人员进行现场实操培训,提高动手能力。中国网通编制了《中国网通奥运通信运行计划》,通过44项“好运北京”测试赛以及奥组委、网通集团和北京公司等不同规模的技术演练,进一步对奥运赛时保障、指挥调度、业务开通、故障处理等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根据奥运要求,中国网通发布了《奥运固定通信标准》及《奥运通信服务标准》,并在各赛会城市推广应用。6月下旬,中国网通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奥运技术大演练。这两次技术演练由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北京全部的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京外奥运场馆全部参加。演练主要针对奥运指挥调度体系、场馆运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关键内容。演练项目务实、繁杂,但效果非常好,磨合了业务流程,锻炼了奥运团队。今年,中国网通还举行了“金牌服务迎奥运”窗口服务人员技能大赛,通过大赛进一步提高了集团的整体服务水平。

  通信保障团队群情激昂迎接奥运会的到来

  “河北省是北京之外的6个赛事承办省市之一,中国网通仅在秦皇岛市开展的奥运通信工程大型项目就达19项,总投资上千万元。建成电话专网,与北京等6个赛会城市组成电话专网,用于奥运组织管理、指挥调度等通信联系。”赵继东介绍,目前秦皇岛市建成了奥运赛事Games计时记分系统,赛事专网通过若干条数字电路直接与北京奥组委主数据中心相连,保障比赛计时记分数据安全可靠传送。连接秦皇岛市奥体中心、训练馆、奥运接待店及奥运重保单位的传输网络均采用了光缆成环保护和物理双备份路由,通信设备也采用了双备份与多重保护。

  最后,赵继东自信而自豪地表示,中国网通的宽带奥运创造了多项第一,包括第一次采用了基于ASON技术的智能光传送网络、第一次应用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视频监控、第一次采用了非压缩高清视频传送技术、第一次提供了VLAN技术的多媒体实时传送服务、第一次提供了多语言奥运呼叫中心、第一次定制提供了奥运宽带IC卡、第一次提供了奥运城市通服务、第一次在视频会议系统中采用了网真技术、第一次在指挥调动系统中采用了IMS技术等等。这些奥运史上的“第一”,成为中国网通打造宽带奥运的有效技术支撑。中国网通已经为奥运会准备好了,誓将确保奥运通信万无一失,全力实现宽带奥运的梦想。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