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效率低下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再度成为政协委员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重启场外证券交易市场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只依靠金融机构,政府应引导市场向小企业贷款。”董文标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中的民间借贷等。
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政大学教授贺强表示,要想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重启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关闭的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而初期,要建立统一市场,发展成熟后可在场外市场再发展多层次市场。
在贺强看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融资模式的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交易所场内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容量有限,门槛较高,大量中小企业是不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上市融资的。”贺强表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交易所场内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直接向中小企业融通资金,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后,为了应付短期的还本付息压力而出现的短期行为。
贺强表示,场外交易市场可以遍布全国,容量很大,门槛较低,场外交易市场可以大量地容纳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贺强表示,不仅如此,场外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表示,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难、管理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难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但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受到诸多政策、环境、股东回报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制约,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难题依然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融资环境相对较差,因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支持的都是大项目,大项目都在国有企业手里,民营企业少有机会。他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等。
在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看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信用体系、财政贴息、出台专门办法等,鼓励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降低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创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赵晓勇建议:首先,支持商业银行建立专营机构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央政府对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业务实行税收减免、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激励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行为。除了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外,中小企业也应该建立信贷绩效考核办法,从直接经营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评价其经营业绩。其次,建立中小企业审贷咨询和审贷决策双重机制,助力化解信贷风险。最后,还要多措并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建立先进制造技术推广中心,指导中小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