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发展>>新闻详情

知识产权: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制胜利器

2010-04-27 08:52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戈清平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我国赖氨酸生产商大成公司没有违反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可以继续出口其赖氨酸产品到美国。至此,备受关注的大成公司赖氨酸美国“337调查”案最终以大成公司胜诉告终。

 

在国际贸易争端频发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增强,纷纷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外企业频频打出“侵权牌”

 

国外企业对中国企业提起“337调查”的案例屡见不鲜。早在2007年4月6日,英国泰莱公司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全球25家企业(包括3家中国企业)分别侵犯其在美国的5项三氯蔗糖生产方法专利,请求启动“337调查”程序,并申请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获悉此事后,涉案的3家国内企业深感忧虑。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应诉将面临天价的诉讼费用,这很可能拖垮企业。正是因为有这种后顾之忧,国内一些企业在面临“337调查”时,大多选择不应诉继而无奈地接受处罚,以致于这种方式成为国外企业屡试不爽的手段。

 

事实上,最近几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所面临的跨国知识产权诉讼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据悉,自2000年起,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调查”中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第一涉案大国,近期美国针对全球的“337调查”中近40%涉及中国企业。2008年11月,应美国伊索拉公司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覆铜板行业龙头企业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337调查”;我国通用耗材企业也深受“337调查”的纠缠,一度因此而元气大伤,而当时申请进行“337调查”的美国企业至今仍未放松对相关企业的关注。

 

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总监黄桢表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4个:第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高速发展,与美国贸易往来逐渐频繁时,也是遭受“337调查”最频繁的阶段。第二,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及时申请国内外专利,对自己的成果保护不到位。第三,“337调查”启动的门槛低、时间短、应诉难度大、处罚力度强,使得美国企业频频利用“337调查”打击竞争对手。第四,很多国内企业因为应诉费用高或者怕麻烦不愿意应诉,助长了美国企业频频发起“337调查”。

国内企业奋起反击

 

对于英国泰莱公司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发起的“337调查”,江苏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立军至今记忆犹新:“虽然泰莱公司指控的3家中国企业并不包括捷康公司,但如果普遍排除令发出,整个行业中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没有任何机会。”因此,安立军当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主动申请加入“337调查”,以法律武器捍卫自主知识产权。

 

捷康公司于2007年8月开始积极应诉。经过一年多的诉讼,共耗资2000多万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方网站于2009年4月发布判决公告:按照ITC的程序,捷康公司生产工艺不侵犯泰莱公司的专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时宣告,泰莱公司一些涉案专利无效。

 

安立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雨绸缪是投资,亡羊补牢是费用。这是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胜,既赢了官司,也赢了市场。”据悉,此次胜诉使捷康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主动加入知识产权诉讼案并获得完胜的企业,该案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337调查”中胜诉。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锦认为,广东生益胜诉的主要原因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坚持自主创新至关重要。” 李锦表示,广东生益曾花费60万美元从美国购买原始技术,并举起技术创新的大旗,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创造自主品牌,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争端中,国内企业开始运用法律武器发起反击,并积极申请专利。业内已经形成共识,要想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北京市柴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华权表示,知识产权问题不是单纯的保护问题,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一种促进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法律制度和法律工具。“企业通过法律途径诉讼不正当商业竞争,在时间上会显得滞后。因为商机转瞬即逝,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会延误商机,造成企业赢了官司却输了市场的结果,因此在法律上应该有一个更快速和完善的机制”。

 

杨华权表示,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秩序非常重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应该构筑整体防范惩治体系,如设立独立的商业调查机构对商业犯罪进行取证和调查,加大对商业犯罪的惩罚力度等,这是建立和谐商业环境的有效措施。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