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的调整牵动着很多基层员工的心,也牵动着企业的“神经”。记者昨天了解到,很多企业员工对提高最低工资的举措非常欢迎。
何先生在光明一家服装厂打工,以前每个月底薪只有900元,加上加班工资,每个月收入1500元左右。他表示,最低工资从900涨到1100元,意味着同样的工作量,他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1900元左右,感觉比较满意。
最低工资调整对企业的“触动”也不小。一家家具出口企业办公室负责人邓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调整最低工资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比较大,但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消化成本压力。“成本提高这块是非常直接的,我想企业老板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增加的10%到20%的成本还是能够消化的,特别是,深圳劳动力的素质也是全国最高的,如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话,我想从效率上也完全可以消化这个成本。”
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负责人符先生认为,平均15.8%的调整幅度对规范的企业影响有限,对缓解缺工问题反而有积极意义,“调整后最起码吸引力会大一些,深圳现在不是缺工吗,可以吸引一些比较好、比较专业的技能人才到深圳来,员工队伍也会更加稳定。”
在龙岗爱联开办电子厂的张先生说,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意味着企业要增加不少人工成本,但作为一家规范管理的企业,会严格执行新标准。“最低工资从900到 1100,几百个人的厂,感觉压力还是蛮大的,最主要不是工资200块钱的问题,而是我们包括员工的加班、员工的保险各方面基数都变大了,对我们这种利润比较微薄的加工企业来说,整个成本都上升了好多。如果实在不行,有可能到其他地方建分厂,减少深圳这边的用工数量。”
针对可能出现的企业因最低工资调整而外迁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表示,早年特区内外在技术、产业、劳动密集程度那种比较大的差异一直在逐步缩小,所以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提高劳动最低工资标准来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也同时推动一些落后的、不能适应在深圳发展需要的低端企业外迁,这个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