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提高首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特就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更加重视鼓励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对于提高全市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提升首都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厚积累和宝贵的奥运财富为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正向高收入国家水平迈进。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留下丰富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内在动力、外部环境,都有利于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延续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弘扬“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具有重大意义。以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北京建设,有利于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推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三)雄厚的首都优势为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重要保证。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聚集了众多的创新人才,拥有丰富的创新成果,有着强大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形成了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丰富资源要素。专利申请量持续较快增长,发明专利占比全国最高,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研发服务业等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到20%以上,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近40%,造就了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坚实的产业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为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多部门联动、多方面协调的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格局,为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
(四)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对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了迫切需要。
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是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首都经济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带动示范效应初步显现。高端产业和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核心要素都是知识产权,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增值、激励、规范、评价和保护作用。当前,北京知识产权有数量优势但商用化程度较低,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较弱,知识产权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渗透效应还不强。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顺应首都经济高端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首都经济内涵。
二、贯彻落实《纲要》,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纲要》,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确立首都知识产权战略为基础,以构建知识产权导向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牵引,以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为主线,以推动知识产权运用为突破,努力形成知识产权和谐利益关系,为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把握总体要求与突出首都特色相结合,全面贯彻《纲要》,立足首都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重点,规划首都知识产权未来发展方向。
完善政府引导与运用市场调节相结合,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激励创造和促进运用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能力建设与完善制度环境相结合,通过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全方位、大幅度提升公众、企业、政府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统筹规划部署与分类组织实施相结合,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努力做好各专项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
促进利益平衡和服务首都发展相结合,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使用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正确把握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激励创造、鼓励竞争的同时促进知识产权的广泛运用,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三)战略目标。
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契机,继续推进从保护和促进两方面开展六项工作,实现首都知识产权发展首善之区目标的“首都知识产权一二六工程”。到2012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战略框架,形成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激励充分、活力迸发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方式灵活、应用广泛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实力强大、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环境良好、依法办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功能齐备、支撑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到2020年,把北京打造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创造的核心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示范区、知识产权商用化的先行区、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的窗口区。
三、突出首都特色,明确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内容
(一)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
以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大力发展以专利和版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产业。发挥软件、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稳步推进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中高档数控装备和轻型化、智能化电子装备的科技创新,促进重点产业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以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企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数字动漫、网络游戏设计、影视制作、出版、演出及软件、工业与城市设计、媒体内容制作等领域掌握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特色产业及产品,充分利用品牌、标准、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确立竞争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选择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和版权保护成效显著的项目,进行产业化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