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历军
2010年6月1日,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在北京正式发布,其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纪录。高新区企业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的推出,充分显示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正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力量的急速超越
“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由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共同研制,曙光集团天津产业基地制造。后者在曙光公司自主研发的组织结构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也见证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从无到有,再到急速超越的过程。
伴随曙光天津产业基地的发展壮大,曙光公司的生产、研发能力亦得到了迅速提升,完成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形态。目前,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市场,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已经连续15年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国产高性能计算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在高性能集群领域实现了国产机对进口产品的超越。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星云”的研制成功是曙光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服务中国”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结果。“超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星云’的推出证明了曙光公司自主创新的实力。”历军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星云”系统在各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与创新。该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了曙光公司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刀片服务器曙光TC3600,是全球第一款同时支持HPCSC并兼容SSI国际开放性标准的刀片服务器系统,实现了我国刀片服务器产品的标准化。系统还应用了大规模系统管理和调度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安全系统等自主技术。
在过去的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中国一直处于缺席状态,不得不花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接受被实时监督的苛刻条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曙光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开始走上“快车道”。随着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诸多关键技术被攻克,以及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战略的实施,曙光在高性能计算市场上逐渐取得了领先优势。
据介绍,目前,曙光公司已经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应用体验中心,并在气象、石油、生物、物理、化学、动漫、CAE、CFD、信息处理、数据库等多个行业设立了技术支撑团队,深入用户应用领域,提高用户对高性能应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