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马于北京正式宣布了第三代i-Drive系统和BMW互联驾驶登陆中国,并宣布从2012年9月起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宝马车型将会提供上述配置。2012年4月的北京车展期间宝马重点向媒体和公众展示了“互联驾驶”理念,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网通社第一次与宝马互联驾驶项目高级经理Francis Dance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每当到他的项目Francis Dance先生总会滔滔不绝让你无从插嘴。
这一次通过一天的体验和交流我们终于了解到了究竟什么才是宝马所说的“互联驾驶”,对于宝马来说他们将两样东西视为“哲学”层面的东西:第一是高效动力,他们致力于让宝马车型更加节能环保;第二就是互联驾驶,他们认为一切与驾驶者和驾驶宝马有关的东西都属于互联驾驶的范畴。这听上去有些难,但实际上接下来我将要给你讲述的东西可能只是BMW互联驾驶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也并非显示屏、i-Drive系统、HUD抬头显示系统那么简单。
不是那么简单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宝马互联驾驶?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为,不是所有拥有i-Drive及显示屏的宝马车型都可以统称为是BMW互联驾驶,而是在i-Drive系统中配备有3D专业级导航系统的车型才能够称得上是最完整的BMW互联驾驶,虽然宝马已经把互联驾驶这一功能加入到宝马所有车型中,但真正的凸显出互联驾驶这一功能的车型才刚刚配备。
【下表为:2012年9月前BMW车型已有的互联驾驶功能】
【下表为:2012年9月以后BMW车型新增的互联驾驶功能】
宝马的互联驾驶被分为三大部分,便捷性、信息娱乐、安全性缺一不可。在2012年9月之前所有的功能同样被视为宝马互联驾驶的一部分,而在2012年9月后新增的功能将是本次互联驾驶的最大亮点。
标题中为何会说:中国负责研发?
宝马的互联驾驶实验室在全球只有三个地区,分别为宝马总部慕尼黑、美国加州山景城和中国上海,上海的研究院致力于为中国客户开发便利性、信息娱乐和安全性方面的互联驾驶配置。除了为BMW互联驾驶和MINI互联空间站提供市场领先的配置功能,研究院还在中国开发了更具创新的软件和电子配置功能。此外,它还将战略性的目标与亚洲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如作为GENIVI一部分开发的开源信息娱乐平台。
上海作为在中国的唯一研发中心,为使产品更好的面向本地化,在上海地区的一栋低层大楼就是宝马互联驾驶研究院研。发团队中汇集了中国顶尖的研发精英与来自德国总部的项目人员共同研发致力于本地化的应用程序。
中国是作为全球最先体验到宝马前瞻性的互联驾驶的用户,作为一项新增功能,通用的安吉星已经采取收费的方式向用户服务。而在这次活动上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管理互联驾驶商务运营经理朱江先生宣布:互联驾驶功能向用户提供三年的免费服务。
有什么有趣儿的?宝马互联驾驶可以帮我做什么?
由于宝马5系Li能够满足家用和公务的双重使用需求,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以宝马5系Li 2013款为例为您讲解一些BMW互联驾驶的基本功能,但这并不代表下列功能只在宝马5系Li中出现,7系以及其他车款都是具备相似功能的。
宝马集团开发团队首次将触摸感应板与iDrive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和iDrive控制旋钮相结合,从而推出了带手写输入板的BMW iDrive控制旋钮。这款触摸板直径为45毫米,令车内控制功能的使用更直观、快速和简单。
触摸板自2012年9月起向中国市场提供,并且将为iDrive控制旋钮添加多项增强功能,包括手写输入识别以及地图导航。一年后,iDrive触摸板和这些新功能将向几乎所有市场提供。届时还将增加一项互联网浏览功能,该功能可让鼠标指针采用与许多手持设备相同的控制方式。
全新一代i-Drive并不局限于前排,后排乘客也享受此功能,在这次的活动中由于演示车辆只是辆中配车型,原本在座椅中央扶手的地方出现的i-Drive控制器被遥控器取代,除了没有触摸板这一功能外并无任何区别,用户依旧可以进行任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