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朱烁)昨天,市人大代表、市工商局局长杨艺文表示,年内,市民熟悉的12315热线将升级转型,由投诉举报拓展成集政策发布、信息查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公共服务平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后工商系统在出台涉及消费者的重大事项政策之前,将通过这一热线问计于民。
12315变身立体消费网
“着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作为今年首要任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显眼位置。在车市、楼市两大财政支柱力量为宏观调控“让路”的背景下,促进和保障北京消费市场发展,成为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工商部门就承担着流通领域消费安全保障的职能。昨天下午,市人大代表、市工商局局长杨艺文以12315投诉举报热线升级为切入点,介绍工商部门今后着力建造全社会参与的立体消保维权网络。
“我自己以消费者身份专门拨打过12315,这条热线过去更多地承担接待投诉举报的功能,以后12315将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互动的平台。”杨艺文认为,12315可以成为相关政策的发布台,市民想了解涉及消费者政策法规,按下相应导航键就可获取信息;目前市工商局通过报纸每周定期发布食品下架信息,今后拨打12315就能实时了解到这些商品质量信息。12315还将承担对特定问题的公众调查功能,“市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涉及到工商领域、工商部门出台决策前想广泛了解市民需求、重大事项决定前征求公众意见,这些沟通互动工作,12315将可以成为重要渠道。”杨艺文表示,以12315为龙头,工商将建立消保维权、沟通市民、调动社会资源的全方位消费服务工作体系。
投诉解决后要追访
12315立体消费网的背后是从源头预防、到有效调解的各项优化机制。今年,工商部门将完善促进企业自律机制,加速“绿色通道”建设,引导更多企业加入绿色通道,消费者遇到难题涉及到“绿色”企业可直接与企业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监管部门“大撒把”,投诉解决后,工商部门将进行事后追访,了解消费者合理诉求是否得到保障。
组织专家帮助消费者
一方面,不少市民遇到难题少人指点,最后“闹”上法庭,另一方面,北京有着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各种专业社会组织,杨艺文认为,应该着力加强政府领导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专家咨询机构,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处理消费纠纷,“可以研究建立各主要领域的专业化调解委员会,吸纳专家、律师参与其中,出现纠纷后,当事双方可得到更为专业的调解服务。由此建立从社会调解、行政调解、最后是司法调解的大调解联动机制。”
名牌也要定期监测
“我曾听到这样的声音,工商局发布劣质商品信息很及时,能否告诉市民哪些商品是可以买的。”杨局长坦言,由政府部门推介某种商品,在政策法规上确实面临“红线禁区”,而且商品质量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做好消费宣传和指导就成为消保维权的重要前端。“工商部门应该将推进企业品牌和商标战略,增强企业商标意识。将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纳入常态化监督机制,定期接受政府部门监测,对于质量过关的品牌,政府可以给予宣传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