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家长联盟”探秘“吃苦班”的活动启事刊登后,昨日,早报网接到近百个热线电话,近20余名家长要求加入到探秘团队中来,他们都表示,希望孩子能在假期多“吃苦”,体验一种新的生活。
早报网热线电话响不断
昨日上午8时,早报网两部热线电话热得发烫,接连不断有家长咨询报名事宜。“我想带上小孩一起参加活动,去看看训练班怎样‘吃苦’。”第一个打来电话的李女士表示,她的小孩不属于问题少年,只是下学期升入初中,至今没有参加过军事化训练,对这方面的军训也比较好奇。而她也想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看怎么个吃苦,如果孩子能接受这种锻炼,在孩子的承受范围之内,就可以试试。
百色的邓女士有个12岁的儿子,因为平时疏于管教,孩子脾气很暴躁,家长跟他说不上几句话,他就摔东西骂人。邓女士得知有个“吃苦”训练班,希望把儿子送去受点苦,消磨他的脾气。但是对训练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将孩子送去又使她担忧,怕儿子送去之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不少家长都抱着同一个疑问,这个吃苦训练班与以往的夏令营有什么区别,能否让孩子真正受益,这也是家长们积极报名探营的主要原因。
报名“吃苦”年龄呈低龄化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吃苦的精神,为了让孩子能从容地面对未来,越来越多家长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在报名的第一天,近百个咨询电话中,有10余名家长打来电话,希望把6~9岁的孩子送进“吃苦”班。
韦女士打来电话为8岁的儿子报名。她说,其实儿子很乖,并没有什么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她想送孩子去夏令营,就是想让他能够在漫长的暑假生活得充实些,培养他从小吃苦的意识。
王女士有一个7岁大的儿子,准备上小学。她说,她与爱人在教育孩子方式上有分歧,爱人提倡对小孩放任教育。正因为如此,小孩开始不尊重长辈,小小年纪学会了跟老人顶嘴。现在到了暑假,夫妻俩都忙着工作,她担心老人无法管孩子,孩子会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看了早报网关于吃苦训练营的报道后,就想趁着暑假把孩子送到训练班洗礼。孩子才7岁,做家长的放心舍得让他来吃苦么?王女士说,只要能够让孩子身边有更多的伙伴、假期充实些,得到一定锻炼,自己还是很放心的。“我也想让小孩的爸爸看看,小孩子只有吃苦才会懂事”。
姑妈送小孩体验“吃苦”生活
庞女士是两个小孩的姑妈,侄子今年小学毕业,侄女15岁,准备上初三。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工,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顾及小孩的生活学习。平时姐弟俩住在农村的学校里,周末或放假时就住在庞女士家。
姐弟俩都不爱学习,喜欢上网玩游戏。侄子因为沉迷网游,影响了学习,庞女士决定让他回老家补习一年。原先以为在农村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能够有所收获,但没想到,孩子越来越放纵,成天跟其他小孩打架或者逃学跑到镇上的网吧去通宵玩游戏。而姐姐也是如此,经常放学不回家,通宵上网玩游戏早已是家常便饭的事了。父母得知后恨铁不成钢,打骂过后仍没有效果,无奈之下放手不管。庞女士见孩子可怜,认为“孩子还小,应该有救”,于是把他们从乡下接到了南宁,想法改变他们的生活。
暑假到了,该如何让这两个令人头痛的小孩度过这一个多月的假期呢?庞女士希望能够给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的平台,锻炼一下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之前她也想过送孩子去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兴趣,希望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再沉迷网络,可是姐弟俩却对兴趣班不感兴趣,有时两人还私下讨论如何想办法逃离家跑去网吧上网。
家里的亲戚曾劝她放弃,让孩子继续放到农村去吃苦,“但是小孩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如果要改变早都改变了,就不用让我这么头疼。”庞女士说,正当她烦恼时,她在早报上看到了“吃苦”训练班,就想到了让姐弟俩加入“吃苦”班,让孩子体验一下集体吃苦生活。
为了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操尽心的苦恼家长们有个交流的平台,早报网成立“特别家长联盟”,大家一起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有意报名参加活动者,请登录早报网论坛(bbs.ngzb.com.cn)“邕城人家”版块报名,咨询电话为:0771—2083354,208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