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因为家中的水管水流太小,古陌路一居民一大早就拨打了12349社区通便民服务热线,请求相关服务企业上门维修。随即,12349呼叫中心将这一求助通过“派单”的方式转到了威海盛世水电器安装服务中心负责人武荣威处。几分钟后,武荣威便与该居民取得联系,约定时间上门服务,并顺利帮其解决了难题,得到求助居民的赞赏。
“几乎每隔两天就能接到一个派单。”武荣威说,从去年年底加盟12349便民服务平台后,公司差不多已承接了近200单业务,他真心感激12349便民服务平台帮他拓展了公司的业务。
据介绍,像武荣威这样受益12349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个人就业和创业梦想的人不在少数。自去年8月12349社区通热线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免费吸纳加盟企业2700多家,提供上门服务1.8万余次。
居家服务尽在“12349”
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老龄化现象,以社区信息化构建居家养老和服务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2012年8月,由威海市政府和市民政局主导,在环翠区委、区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举措之下,经中国移动威海分公司及威海市祥云实业有限公司参与打造的我省首条连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热线———12349社区通在环翠区率先开通。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热线,它是威海市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下打造的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有了它,住在家里就和住在养老院一样被人照顾着。不论是家里水管漏水了,还是需要买米买面,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收费也合理。”提起12349社区通带来的便捷生活,环翠区鲸园街道办事处北仓社区的苗大姨总是赞不绝口。
据她介绍,只需要在12349社区通话机终端上按下绿色的“一键通”按键,就等于拨打了全国统一社区服务号码12349,也就随即接通了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当你向中心工作人员提出相关要求后,他们就会打开服务企业的资源数据库,查找合适的服务企业,确定服务企业及所属从业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目前,12349的服务项目已涉及政务咨询、生活百事、医疗服务、养老服务、房屋租赁、人才招聘、邮递服务、社区导购、法律服务等9大类100多项小类的服务项目。”呼叫中心工作人员说,这些便民服务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动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服务企业的自我推介搭建了绝佳平台。
搭建平台拉动社会就业
对12349提供服务、拉动创业就业,80后创业青年刘政君有着深刻的体会。
今年1月,大学毕业两年的刘政君只身来威海创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时,刘政君主修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初期他也曾在相关领域工作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来威海后他成立了“威海腾飞电子工作室”,业务范围为维修和安装楼宇对讲系统等。
“威海市中心集中了不少老小区,而这些地方的楼宇门很多都因为年久失修被损坏,给居住在此的人们带来极大不便,这就是商机。”刘政君说,尽管威海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创业起步期的他却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由于身处陌生的环境,客户来源极其有限,二是因为服务对象很多都是老年居民,他们的信任往往很难获得。直到刘政君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有关12349社区通的新闻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我主动找到该呼叫中心请求加盟,经过反复的身份和资质审核后,最终如愿成为12349便民服务团队的一员。”刘政君说,通过该平台,他不仅走进了社区,拓宽了自己的客户来源,更通过自身的优质服务换取了居民的认可和信赖,也坚定了他实现创业梦想的决心。
比他稍早加盟这一平台的武荣威也认为,12349为自己带来的不仅仅是业务量,更是一种无形的口碑。“在上门服务中,居民们最看重的就是一份放心,谁都不愿意一个不知底细的陌生人到家里去服务。”武荣威说,对于他们这些上门提供服务的企业,如果没有相关的熟人或是平台推荐,一般难以为人所知并建立信任。而通过12349平台派发的任务单,他们不但取得了这种信任,还积攒了回头客。据他介绍,在享受了第一次上门服务后,许多居民都会留下他的电话,等到下一次自己或是亲朋好友有需求时就直接电话联系。借助12349带来的“一传十,十传百”的良性口碑宣传,他的公司业务正在不断增长中,目前除了他本人外,还吸纳了另一位同事加入其中。
当然,12349平台推动社会就业和创业的另一关键点则在于它“零加盟费用”的门槛。“事业起步初期都是艰难的,这种免费加盟令我们的创业梦想没有了成本负担。”刘政君说。
“截至目前,我们12349平台已服务居民9万余人,实现呼叫总量18万余次,信息咨询16.8万余次,加盟企业上门服务达到1.8万余次,有效解决了2700家加盟企业的员工就业。”呼叫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规范这一服务模式,使平台在推进就业和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正面效能,呼叫中心还建立健全了严格的回访机制来吸纳和管理加盟企业,让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促使他们多了有效完成派单的责任感,因为只有努力完成服务获得居民的满意评价,才能在12349平台取得更好发展。 袁凡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