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用>>新闻详情

济宁高新区96566呼叫中心坚持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

2014-02-13 08:55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东方圣城网


  东方圣城网讯  (通讯员李辉)济宁高新区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民生工作的最高标准,把惠民生促和谐作为最大责任,不断创新干群、党群联系渠道,通过搭建网络连心桥、开通便民服务热线、深入开展干部联户等,真心实意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在2013年两次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中,高新区分获全市第一、第二名。

  打开济宁新闻网“网络问政平台”主页,笔者看到,济宁高新区群众满意度考评得分排名已连续多个月份名列全市前茅,群众反映的医疗、道路、交通、供电、拆迁、环境、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和办理。2013年,高新区充分借助“网络问政平台”听民声汇民智,高效办理各项问政事务,区主要领导先后三次作出批示,要求将其作为推进民主决策、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全力抓好。建立健全了联络员受理、主要领导审核、统一回复发布、纪委通报督办制度,各有关部门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全年在OA办公平台发布网络问政动态公示134期,发布网络问政通报12期,回复群众留言763条,办结率100%,促进了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在高新区经济与社会事务呼叫中心,96566热线6名工作人员24小时接听和答复群众各类咨询、求助、建议、批评等事项,全天候收集民情、反映民意、服务民众,同时设立了呼叫中心网站,开通了短信、传真、邮件和在线交流等方式,平均每月受理群众来电410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9.54%,大批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干部联户工作成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高新区全面深化小街道、大社区体制机制,从制度上推进此项工作开展。全区923名机关干部与29397个农户建立了直接联系;155名党员领导干部与249户城乡困难家庭重点联系,实现了“干部与农户、干部与困难家庭”两个全覆盖。广大驻村联户干部把服务群众作为自觉行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真心实意地走进群众,积极宣传惠民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奔康,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先后发放干部联系农户服务卡4万多份,召开座谈会249场次,收集民情民意1356条,下拨80余万元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困难家庭及养老院适当帮扶,新修道路1500米,新建田间桥涵771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49件,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高新区注重在网络问政、干部联户和热线来访中发现“百姓普遍反映、涉及大多数群众”的住房、社保、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在住房保障方面,投入资金46亿元,建设了258万平方米的金色嘉苑、广安家园、洸河新苑等新型社区,惠及7万多居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投资7.5亿元,完成了9所学校校舍提升工程;投资949万元购置了26辆标准化校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距学校两公里以上的中小学生校车接送全覆盖;通过合作办学,孔子国际学校、丰泰中学、科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成为全市新的教育品牌;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补助、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学前教育免费全覆盖,发放各类教育类补助补贴资金1100万元。三个街道卫生院委托给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在社会保障方面,所辖街道均高标准建设了养老院,在金色嘉苑、绿色家园启动建设2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100万元“关爱老人健康”医疗专项基金,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8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在就业保障方面,实施了“全培训全就业”工程,完善新增就业与项目建设、企业经营用工对接机制,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全年技能培训1800余人,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余人。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