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启动职业院校呼叫中心人才培养,各职业院校每年将培养5000名呼叫中心专业人才,为贵阳市打造西南地区大数据及呼叫中心全产业链服务外包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据介绍,按照计划,贵阳市将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呼叫中心座席规模达30万席,从业人员达70万人。2015年3月前,贵阳市各职业院校将完成培养5000名呼叫中心人才目标。接下来,还将形成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人才可持续化培养体系,未来每年完成培养低、中、高端人才共5000人的基本目标。各职业院校将如何培养呼叫中心人才?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从职业院校建设规划、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三个方面,对我市职业院校呼叫中心人才培养进行详解。
中职为主 高职为辅
按照以中职为主,高职为辅,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指导思想,我市将打造“一基地、两中心、三示范、多点辐射”的全市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格局。
以清镇职教城为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清镇职教城职业院校聚集优势,打造全市呼叫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500个坐席呼叫中心实训基地,每年培养2000名呼叫中心一线人才。以贵阳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贵阳学院进行大数据及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标准、白皮书发布、认证及相关研究工作;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呼叫中心、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网站技术、市场营销等服务外包相关领域中、高职学生培养,建设100席位呼叫中心,打造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开展创业孵化、完成中高职对接,面向社会开展中高端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承接中高端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业务。
以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人才培养示范学校,成立“贵阳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围绕服务贵阳市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转型和开设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等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此外,以乌当区中等职业学校、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息烽县职业技术学校以及贵阳市新华电脑职业学校等部分民办中职学校为辐射点,开设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同时面向社会开展一线人才培训。
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存
贵阳市职业院校呼叫中心人才培养分为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两类。在学历教育中,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学制3年,学生应满足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的入学要求,通过该专业的学习,掌握呼叫中心基础理论、呼叫中心专业技术、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及呼叫中心行业技能。具有一定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呼叫中心行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客户信息服务工作。
短期培训历时1个月,采取用人企业委托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贵阳市对应配备师资力量。通过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实训技能等的教学,为企业培养、储备一支工作效率高、心理承受压力强、业务精、实用型、团队协作能力强的执行团队。
市教育局与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根据贵阳市情况制定了呼叫中心“双师型”师资培训方案,目标是每年举办两期,分别完成CCCTT-A、CCCTT-B核心师资课程,每年培训“双师型”教师200人。
为推动专业层面校企合作,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真正培养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学校还应聘请工作经历不少于5年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其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专业教师数量配备以师生比不低于1:20为基准。
本报记者 罗海兰
相关链接
呼叫中心专业,是教育部为解决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产业发展,应对市场人力资源需求而专设的专业。近年来,呼叫中心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并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呼叫服务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需要的新型服务模式。伴随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国呼叫中心席位总数在逐年增加,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15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