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对外公布的15部热线电话,竟有5部整天无人接听。8月18日,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在一次全市性大会上对此提出严厉批评。(8月21日《新华日报》)
热线电话之所以设立,绝非“无事生非”,更不是“窗口秀”,而是出于工作之必需。这些部门或者与百姓生活同气相息,或者同企业经营发展紧密相依,彼此间互动频繁。因此,热线的设立与公开,初衷就是为了更透明、更快捷、更高效,使百姓生活与企业发展中遭遇的种种不便、困惑、矛盾、纠纷及问题,得到最优质的服务、最合理的疏导、最圆满的解决。
所以,热线的本质即服务。而今,服务的“窗口”紧闭,服务员踪迹难觅,服务的功能当然也就丧失贻尽。值得深思的是,在倡导服务型政府、主张以民生为根本,倾听民声、关心民瘼的当今,为何还有一些职能部门麻木冷漠、敷衍塞责、消极怠工?特别是,我市经过连年的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和整顿,那么多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被曝光,受处理,却依然还有一些人仍然执迷不悟、作壁上观,真是太不应该。
或许,对于一个工作繁杂、职责庞大的职能部门来说,热线太不起眼,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记。以至于人手紧张时,热线也就顺理成章地停摆。错!这种执政思路从根子上就偏离了服务的宗旨。再小的螺丝也是机器上的唯一,不可替代,不可轻视。更何况,无论职能部门内部的运作如何错综复杂、千沟万壑,百姓和企业在无助时分,在紧急时刻,也只有这条通道,与之沟通联系。所以,热线无小事;再小的事,百姓拨到热线,也不再是小事。一言以蔽之,为民无限,服务至上,百姓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职能部门的热线,热还是不热,是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的晴雨表,是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作风踏实与否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座城市执政形象、为民形象的准确表达。当然,如果有一天,百姓生活中的种种纠葛、难题,因为职能部门的尽职尽责,而消弭在正常的服务途径,那么,曾经热得烫手的热线,喧嚣渐渐隐去,终于恢复平静,倒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如今,市委书记直斥热线成摆设,有关部门终于知道“疼”了。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热线就会重新抖擞,热得烫人。
这则新闻,还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隐忧。那就是,如果不是市委书记直斥,相关职能部门会有感觉吗?会主动整改吗?这正是我们某些政府职能部门的某些人的软肋,习惯了做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而始终缺少一种积极进取、勇猛向上的劲头。
惯懒散、好安逸,不动脑、易满足。仔细对照,每个人都应该能看到镜中的自己。但愿,市委书记的直斥,能让一些人警醒,让我们的职能部门变得更加敬业、高效,让我们的城市发展快马加鞭、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