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用>>新闻详情

吉林联通“12316”助推农村信息化纪实

2009-09-09 16:46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初秋的松辽平原,金灿灿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黄澄澄的玉米就像那农民绽开的笑脸。吉林是我国著名的粮仓,在这片黑土地上,农业人口占48%,粮食总产量达到568亿斤,粮食商品率、玉米出口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居全国第 一位。如何让农民实现丰产、丰收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关注的课题。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与省农委、省委组织部、省电视台、省电台等多方充分合作,推出以12316三农热线为代表的“农科在线”农村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架起了一座农民与专家、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有效沟通的“惠农金桥”。通过这座桥,农民真实地感受到信息这把金钥匙的魅力。

“农科在线”

  实现农民与企业的双丰收

“梁老师,我听您的话把苞米卖啦,多挣了4000多元呢,太感谢您了!”“王老师,我家的肉鸡得病,买药已经扔进800多元了。您一个电话,我花9元钱就买到对症的药,鸡病全好了,谢谢您!”

这样的感谢电话,每天都会打进12316三农热线。为了感谢专家,吉林农民编了句顺口溜:“要想把财发,赶紧找专家;要问专家哪里有,农科在线全都有。”这里指的就是由480位专家组成的农科在线专家组,他们来自于省农委、农大、农科院、财政厅等单位,涵盖了47个学科近300个专业。

在位于吉林联通大厦三楼的12316三农热线平台,记者看到了28个人工坐席。据首席专家梁琦介绍,有10个常设专家坐席,专家组成员从每天早8点到晚5点在现场直接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其余分布于市、县、乡的470名专家,以电话值班的方式随时解答农民的咨询。专家坐席提供覆盖种植、养殖、加工、市场供求、政策法规、劳动力转移、农资打假及投诉举报等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咨询解答。其余18个话务员坐席解答简单问题和常规农业知识,专业问题经筛选后转接相关专家。梁琦介绍说,专家在农民眼里是权威的、神圣的,不少农民通过12316三农热线尝到甜头后,将专家视为点石成金的人,热点问题专家1天接听200个电话司空见惯。专家凭着对农民的朴素感情,把为农民服务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农民的电话没小事,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关系到一年的收成”。

今年4月末发生的美国、墨西哥人感染猪流感,造成生猪价格的大波动。4月27日晚,梁琦、王克强等专家在榆树市农户家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生猪价格由4.5元/斤猛降至3.2元/斤,二位专家马上通过“农科在线”平台,借助广播、电视节目和手机短信告诉农民,疫情在我国没有发生,这样的价格波动是不正常的现象,不必惊慌,不够分量的生猪千万不要出栏。4月30日,国际卫生组织将病原名称改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强调是人病不是猪病,解除了恐慌。5月1日,生猪价格恢复到4.5元/斤以上。仅按专业养猪户每户拥有300头猪测算,至少为每户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

德惠的冷东、马秋夫妇,以前是家徒四壁的贫困户,在今年建成了10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脱贫致富。2006年,夫妇俩通过12316三农热线开始学习种植豇豆,专家王学国三年来坚持跟踪服务,从选种、施肥、管理、倒茬、销售渠道等环节全程指导。今年3月,冷东、马秋夫妇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的专访,介绍了通过12316三农热线发家致富的情况,他们的真情流露感动了广大观众,节目播出后,吉林省外的农民朋友也纷纷拨打吉林的12316。

3年来,12316三农热线累计受理咨询570万人次,解答问题370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和增加农民收入近2亿元。享受实惠的农民朋友为热线编了顺口溜,说它是解读政策的“百事通”、产品出售的“主心骨”、农民致富的“助推器”。

“农科在线”在为农民信息咨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吉林联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郑杰总经理介绍,1至7月,公司在农村市场的总体收入增长了7.6%,累计净增移动出账用户76万户,新增总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通过组合业务,累计保有固话用户28.5万户,盘活了农村固网客户存量;拉动G网新增用户33万户,在农村的G网市场占有率由2008年年底的18.5%增加到24.7%。

政企携手搭台

  推广吉林模式

经过长期实践,吉林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摸索出了“政府+社会+企业+传媒”多方合作的“吉林模式”。也就是说,吉林走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路子。其中,核心是政企携手、合作共建。

4年前,省农委率先提出建设为农民服务的科技信息平台的设想,置身于这块黑土地的吉林联通,发挥网络和技术优势,于2005年11月与省农委签订合作协议,在2006年5月开通了12316三农热线。今年1月,吉林联通在12316业务基础上整合资源,发挥融合业务优势,适时面向农民朋友推出了更先进、更全面、更适用、更实惠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农科在线”。该方案借助固定电话、手机、电视、电脑和图书等传播载体,推出“农科在线”电话版、手机版、电视版、电脑版和图书版。目前,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都开设了12316专栏,政府还组织专家编辑出版了近百万本丛书;上述音视频及文字、图片信息,在吉林农网和12316网站上进行整合性发布。“农科在线”业务模式清晰,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保障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各级政府每年都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3年来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省政府出台政策,为联通、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和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开拓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开“绿灯”。作为回报,运营商等市场主体已投入资金过亿元,用于建设面向“三农”服务的语音、短信平台和节目制作平台,并提供运营维护资金。吉林通过“以市场换投资”的策略,实现了共同投资、多方受益。

三年磨一剑,“农科在线”平台的运行机制、服务功能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据统计,12316三农热线日均呼叫量由最初的0.1万次飙升至目前的1.1万次,峰值达1.9万次;单用户月均拨打次数为4.1次,平均拨打时长达8.4分钟;接听电话总体问题解决的比例达99%以上。随着用户对热线依赖程度的逐步提高,其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宽;从以生产技术服务为主扩大到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从解惑答疑到人文关怀;从覆盖农村、农民到覆盖城市、城镇和市民、农民工;从省内到省外,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的农民也纷纷拨打吉林的“农科在线”,目前咨询用户已遍及全国29个省、区、市。

“农科在线”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吉林模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原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和中国联通常小兵董事长先后到吉林联通视察农村信息化工作。2009年,国家发改委将包含12316三农热线在内的吉林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下一步,中国联通将在农业部配合下,借助农业部平台和数据中心资源,与各方精诚合作,共同建设全国呼叫中心;同时,结合各级政府力量,向全国推广“吉林模式”。随着“吉林模式”逐步向全国推广,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三大矛盾——信息需求旺盛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综合服务亟需与资源严重分散的矛盾,公共服务产品属性与政府支持能力有限的矛盾,都将得到有效解决。

 

(叶曜坤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