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8年,100%深圳行政审批项目将可在网上申请及查询结果。昨天,深圳市召开全市电子政务工作会议,深圳市“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正式揭牌,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卫出席了昨天的会议。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破传统行政机关的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使各级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服务更加便捷,从而把各级政府建设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深圳市提出了“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国家电子政务总体目标”的口号。深圳市建设电子政务主要包括四大体系,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民利民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效能评估体系,使用电子手段建立行政效能目标管理和行政绩效综合评估体系;三是资源共享体系,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实现政府各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四是支撑保障体系,制定电子政务的相关政策、规划,提供管理和技术保障。为此,深圳将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改造政府公众服务网站,等等。
据了解,到2008年,深圳将建成全市统一的党政机关网络平台,联通各级党政机关,实现100%的要求公开的政务信息可在网上查询,100%的行政审批项目可在网上申请及查询结果,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可实现在线处理,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
昨天的会议还发布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和8个配套文件。
“以决战姿态建设电子政务”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
搞好电子政务难在各部门间的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以往有的部门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美其名曰“保密”,实为保护部门利益,这样的行为今后要按有关政策法规予以处理。深圳要珍惜“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以决战的姿态和力度建设好电子政务。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
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而不是电子;推行电子政务,有利于密切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圳要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使其电子政务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南方日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