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Rafael Rodriguez的回答——哥伦比亚透视
哥伦比亚的银行也许是接受CRM的先驱。他们正着手使用CRM技术,一些主流银行还购买了解决方案,如Siebel等。其他像花旗银行还开发了自己内部的CRM。
总的来说,金融界的CRM才刚刚起步。就如今而言,他们的CRM策略主要关注于通过呼叫中心进行互动,这在债务收集和为新服务项目发展新客户等方面看上去有很好的成效。投寄个人直邮也能获取不错的效果,他们也在尝试好好利用他们巨大的客户数据。一些银行面临着数据短缺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现有的后勤系统仍基于Cobol,这使以CRM需要的方式来处理数据面临难题。然而,诸如.NET和JAVA等网络服务的使用为一些CRM项目的开展铺上了康庄大道。从另一方面来说,线上银行运行得非常理想,大多数银行都提供了众多线上服务。大部分的帐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支付。
来自Candice Ng-Chee的回答——新加坡透视
我相信新加坡的银行正竭力从纯粹的银行交易发展到建立客户关系。一些显而易见的特性包括(但不仅限于):
*客户数据根据策略价值被区分开来;
*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能带来利润的客户的需求;
*大部分银行进行了结构重组,为卓越理财、忠诚营销、关系管理、客户管理、财富管理、1对1理财、尊贵服务、定制营销活动等方面分别分配特有资源,从而满足这些方面的客户;
*引入银行资费,过滤低价值的客户;
*客户也更能够接受这一举措,寻找到有利于他们业务的银行将有助于其金融需求的巩固;
*投资回报(ROI)的计算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活动,因为众多的银行活动和混合遗留下来的系统的结果并不是通过它来直接显现的。
*因为银行运作结构的复杂性,大多数CRM项目仍被认为是营销策略,而不是企业策略。
然而,我作为新加坡一些财政机构的“高价值客户”,不得不说他们的互动和产品还不够完善。虽然变革是值得称赞的,银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改进空间。依我看来,他们应该马上着手一个关键区域,从而激活CRM理念,那就是与这些高价值客户互动的策略。没有了它,那也只剩下所谓的蓝图了。
我强烈建议你浏览一下www.theasianbanker.com,你可以通过它了解更多亚太地区的金融业情况。
来自Marco Deveglia的回答——意大利透视
这个问题有点泛泛而谈。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银行对于他们的直复营销和CRM活动十分保密。
就官方以及非官方调查来说,我的感觉是,意大利的银行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目前,Banca Intesa的CRM项目做的不错——如果从他们推广的情况来评估的话。然而,我不清楚他们内部的情况,比如他们有没有把策略信息系统化以及有没有财务数据分析。
有一个问题一直阻碍着意大利银行在CRM领域更加活跃,那就是其市场竞争还不够激烈。意大利的银行的CRM仍处在沉睡中,一些公司和消费者也没有意愿让他苏醒过来。
当市场竞争变得激烈的时候,我相信意大利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就势在必行了。现在,它仍不成熟。
来自Tony Bruno 的回答——香港透视
大部分小额银行把CRM策略作为首要考虑。他们会利用基于价值的参数,并将其与客户忠诚度指数(如,关系持久度、购买产品范围、互动次数等)相比较,将他们的客户进行策略性的细分。该细分将帮助他们规划出给不同细分客户提供的不同服务。一些企业为他们的高价值客户开发了拳头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的形式一般是账户的整合服务——从简单的当前账户到存款、贷款、投资和保险的产品包,加以更高层次的服务,如在银行分行设立特别柜台等。
接着,他们会按部就班的展开各个项目,来满足每个细分的需求,其目的就是在向上销售和交叉销售方面取得成果、改善服务质量、减少服务性需求和提高总体的满意度。
金融服务机构的一个最大的技术挑战就是对可利用的客户信息的获取和管理,以及如何把遗留应用软件整合到CRM框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