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张志勇:我们公司还比较幸运,从我们整个商业模式来说我们还是一个纯粹的服务类型,但我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个行业的驱动力,从背景上来说:(1)在全球化趋势下必然会造成全球服务业跨国的转移,这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今天服务业必然的结果是因为全球化的造成,在印度的呼叫中心就发生了转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2)服务业事实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支柱,很多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IBM为什么要卖掉?因为卖掉后它完全转型为一家做服务的公司了;(3)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所有的加工企业,劳动力成本加深问题,大部分的企业面临关闭,我们自己的加工厂,我们还好我们在三四年之前选择了大型的加工厂,在东莞地区据我们观察有超过1/3的加工厂关闭,那么下一步服务业的价值是什么?我用简单的例子来给大家解释要清楚一些。
在大约三年前时,我自己在寻找我们这家品牌的出路是什么?如何使得公司持续的盈利?有一家案例给我启发特别深,那是一家美国西部的银行,他们的规模不够大、竞争也激烈,因此他们不得不做转移产业,他们就做社区银行,他们如何做?在他们银行里有咖啡提供,不再有银行的基础设备了,变得像酒店里的服务,这些的战略转型三年后变成了美国地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这是一个例子;(2)杭州龙井村龙井路有一家食堂里面卖有一道菜叫“子母蛋”,当时我看到了以后我吃了三个蛋,三块肉,服务员给我讲述了“子母蛋”这道菜的由来故事后,我被这个故事所感动一下子就促使我吃了三颗蛋;(3)买体恤衫。比如说我们办奥运会的时候,这里是1908年,里面是巴黎的图案,你发现有文字、图案的东西在里面,消费者觉得有附加值在。那么今天DELL的瓶颈也是在这儿,那么苹果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它在卖一个概念,概念是没有办法定价的,只有你喜欢它,他就会花多的钱去买它。
最后我想说中国想转型服务业的挑战在哪儿?(1)法律。我觉得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会带来很大的压力;(2)多元文化的创造。我觉得中国在主流文化的塑造从形式上来说太单一了,只有多元文化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推动企业的发展,这要允许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国家和社会要容忍这种多元文化的创新;(3)高端人才,如果没有高端人才,产业转移也非常困难。
51CallCenter网友
2008-07-15 10:00:23
三星的总裁李健熙说过,一个企业能够成功,一是低成本策略,二是快速度反映,三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和升级已势在必行。服务业才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法律制度保障,要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储备人才,同时,概念经济、眼球经济的兴起,企业应该懂得创新、创新再创新,赢得受众长久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一点薄见,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