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接到过营销电话,通常是推销房产、贷款、保险等产品,特别是开车或开会时也常接到这种电话,让人甚是恼火。而这些电话以“6”开头的最多,市民不胜其烦。(见昨日《深圳晚报》)
经朋友亲自传授,我接到营销电话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只要一语不合:方法一,立即挂掉;方法二,如果对方是个话痨,就把电话放到远处,任他浪费话费;方法三,把对方当免费调戏对象,请同事共同调戏之。你可以骚扰我,我不能调戏你?所以,最近接到营销电话后,我一点也不恼火了。对了,记得把手机调成振动,再下载一个可以加黑名单的软件就完美了。
营销电话是很可恶,可是你作为受害者又努力做过什么?我作为受害者曾经连续三次举报一野鸡公司的非法证券活动,后来还叫来警察立案,该野鸡公司甚至不得不变换办公地点,再也不敢骚扰。你会说我好忙,我没空,可是,你的权益你自己不奋力反击,你指望谁?
当然,通信公司是应该检讨的,广州中院2011年审理了杨先生因不堪忍受短信电话骚扰和个人信息泄露而状告某通信公司一案。被告方律师解释,接到传票后,通信公司已经将原告列入一份“红名单”,通知全体代理商不得再向原告电话推销,原告也确实暂时不再接听到类似的电话推销。这说明什么?说明通信公司是有自己的潜规则的。深圳的相关公司有没有这种潜规则?我不相信你们敢任由垃圾短信、营销电话轰炸本市的高干们。那么拿出点解决问题的诚意来吧,客户使用你们的通信服务,不是来受虐的,更不是花钱买广告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更不应该被虚掷,笔者更期待看到类似案件的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