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新闻详情

电信运营商阳奉阴违 手机号实名制成空谈

2013-05-15 09:50  《4PS呼叫中心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17317241681(微信同号)  来源:半岛都市报


  垃圾短信、诈骗电话、造谣传谣,这些屡禁不止的不法行径都与无法追查到背后手机机主有关。从2010年9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手机实名制 。但遗憾的是,这一规定实施两年多来,“无主”手机号仍然满天飞。记者走访发现,不仅一些散布在社区的小店能买到不需身份证的手机号,甚至连营业厅无任何证件都能轻松拿到手机号。

  女白领频遭骚扰,却查不到机主

  “我都快叫这个电话整崩溃了!”5月14日上午,在南京路一国企工作的女白领陈女士向本报打来求助电话。据陈女士称,自己使用的是联通186套餐合约机,“在4月底的一天早上,一个150开头的手机号给我打电话,接通后电话那头一直没人说话,我问了很多遍也没反映,就把电话挂了。”陈女士说,没成想这通电话成了她半个多月来的梦魇的开始。

  当天下午,这个150的手机号又打来电话,接通后还是同样的没有声响,到了晚上这个号码再次来电,接通后还是同样的情形。气愤的陈女士挂断后立即回拨了过去,电话接通了,但任凭如何询问,对方始终默不作声。

  从那以后至今,陈女士每天都要接到那个号码打来的 4到6通电话。不堪其扰的陈女士让同事帮忙接了两次,其中一次对方终于开口说话了,“是一个女孩的声音,口气阴阳怪气的 ,只是重复"我找别人",其他的没有多说,以后再打也不说话了。”陈女士说道。

  经常需要接打电话的陈女士不敢贸然关机,但不分昼夜的骚扰让她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症状。“现在一听到手机铃声心里就打哆嗦,晚上也很难入睡,生怕刚一睡着电话就来了。”陈女士说,她曾多次找联通客服人员帮忙解决此事,但对方告知系统无法屏蔽某一个手机号来电。陈女士只得求助警方,然而警方经过查找发现那个号码并非用真实身份证办理,要想找到打骚扰电话的人非常困难。
  “掏钱就行,这个比身份证好使”

  陈女士无疑是受非实名手机号骚扰的典型案例,其实按照规定,自2010年9月起各地开始施行手机“实名制”,新购手机卡号的用户都需用身份证登记,做到手机号与真实身份的绑定。该规定实施至今已有两年有余,但实际情况却与要求的大相径庭。

  5月14日中午,巢湖路一家小卖部门头上挂着一张代理联通手机卡的标识牌,走进这间不足5平米的小屋子,记者提出要办一个手机号,店老板没有多问直接从柜台里拿出一沓手机卡让记者挑。“里面有50元话费,但是现在半价卖给你。”店老板说。

  记者试图出示身份证,店老板笑着摆摆手,“掏钱就行了,这个比身份证好使。”记者将手机卡安装进手机后,拨打10010查询发现卡里果然有50元钱,拨打其他电话发现通话正常。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那些散布在社区、路口的便利店、报摊上几乎都能买到这种不用身份证的手机号。那营业厅里又是怎样的状况呢?14日下午,记者走进青岛大学东院的“中国联通(600050,股吧)青大营业厅”,一位工作人员询问记者要办什么业务,记者提出想临时办一张手机卡,工作人员表示原来有那种25元带50元话费的手机卡,但刚刚卖完,现在只有30元带30元话费的手机卡,也是不用身份证的。

  除了市面上可以轻松买到无证手机号,网络也俨然成了这种商品的销售沃土。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手机卡号,仅青岛的卖家信息就多达6000余条,一家销售“联通3G手机卡翻倍打”的卖家,其月销量高达3485件。

  代理商通过联通内部低价拿卡

  这些无需身份证的手机卡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的?记者在采访中,一位同时销售联通、移动以及电信手机卡的商贩向记者透露,他们都是通过上一级代理商拿的卡。那这些代理商又是从哪里拿的手机号呢?该商贩显然对记者的追问已经不耐烦了,“人家代理商都有关系有渠道,他们能从运营商的领导那里批号下来,然后再加价卖给我们,我们买的价格都这么便宜,可想而知这些代理商批号的话就更便宜了。”

  这些无证手机卡能办理什么业务呢?记者随即用刚买的卡拨打10010,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该号码可以实现所有普通手机号完成的业务 ,但要想补办、挂失或者修改密码就需要到营业厅拿身份证办理,这样的话手机卡将登记用户的姓名。“你也可以直接登录联通官网自己修改密码,手机的初始密码是手机号的后六位,登录以后及时修改就行了。”联通青大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危害

  无证手机号成违法犯罪避风港

  项立刚,这位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被誉为“影响中国手机产业 100人”的通讯行业资深人士对手机号实名制迟迟没有落实也感到隐忧难解。他认为实施手机号实名制,是为了通过手机号这个虚拟的东西准确地回溯到背后实实在在的人,这对目前越来越发达同时也越来越负责的电信行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手机不能实名,随便从地摊上就能买个号,那我就可以拿着这个号干好多违法的事,比如给某个人或某群人发诈骗信息,打骚扰电话甚至恐吓勒索电话,只要不跟受害者直接接触,及时报警了也很难抓到我。”项立刚说,随着互联网络的日益发达,网络与手机直接的联络也越来越紧密,现在很多网站都需要用户用手机号注册登录,以求最大限度地验明正身,然而用这种无证的手机号可以肆意注册账号,然后用账号从事一些诈骗活动或者是发表违法言论,这给整个网络环境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现在用手机发帖发微博的越来越多,如果用这种不实名的手机号操作,发布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约束,现在网吧普遍用身份证登录,网吧里也安装有监控设施,网警可以通过发帖人的IP地址锁定嫌疑人,但用这种手机操作的话根本无从查找。”

  艾媒咨询的负责人张毅也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通过手机完成的发帖量急剧上升。如果手机号不能绑定到真实的人,就很难追踪到发布者,极大增加网络谣言、诈骗行为的侦破难度,进而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产生影响。
  原因

  利益驱使致运营商“阳奉阴违”

  4月11日消息,在手机实名制几乎要被淡忘之际,工信部的一则公告又惊醒了不少用户。公告显示,要为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定相关法律,实名制并不仅限于手机,还包括固话用户和上网卡用户,未来都需要登记真实信息。

  之前,工信部曾宣布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话用户手机实名制。当时规定,手机实名制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从9月1日起对新增电话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待相关法规出台后,用三年时间做好老用户的补登记工作。而早就有人指出,实际上手机实名制并没有真正执行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来自利益纠缠。电信运营商竞争激烈,一般要通过商铺、报摊等渠道增加销量,而这些地方并没有登记身份证信息的条件。另外,通过淘宝网等途径流入的大量“外地串货”,也给本地运营商带来压力,坚持实名制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市场流失。

  项立刚分析认为,造成“实名制”迟迟没能真正落实的原因有二。一是运作成本提高,运营商如果严格执行实名制,将给实际操作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对于那些营业厅外的渠道,如果也要求的话,就得为这些大小商铺配备身份证验证系统,还要将这些商铺全部纳入运营商系统,这个不光是钱的事,还有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二就是经济利益的问题,在实行实名制之前,中国有约3亿的手机号是没有绑定用户信息的,一旦运营商严格执行实名制,必然会损失相当一大批客户,这个利润可能是个天文数字。”项立刚说,有如此巨大的利益驱使着,运营商势必对有关规定“阳奉阴违”。

  项立刚认为,要想改善目前这种现状,必须要在国家层面上予以关注。虽然工信部曾多次出台相关规定,但毕竟不具备执法权,其发布的规定,运营商顶多是作为执行标准。国家应该对此予以立法,从法律上约束无证办卡的现象。

  专家认为,落实手机“实名制”,应上升到保证我国信息安全和舆论安全的高度。首先,应加强治理营业厅外渠道发售非实名电话卡的现象,严格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其次,对通过网络发售非实名登记手机卡的行为进行大力整顿;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对市场竞争进行合理引导,确保手机实名制可以真正落实。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共0条记录(共页)
向您推荐

新闻 按行业分类

厂商 按产品分类


        
总机:021-51601170 直线: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cct@51callcenter.com  泸ICP备10026114号-4  行业交流俱乐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东辰大厦810室  邮编:201204 上海趋天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