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早间消息(刘定洲)“5.17电信日”,工信部发布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试点方案提出了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的目标,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进行了定义,明确了试点业务的审批条件和程序。同时,为保障试点顺利进行,试点方案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参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的转售企业提出了服务质量、号码资源、批发价格、长期服务保障措施、退出机制等多项试点保障要求。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也就是被业界称为“虚拟运营商”的业务。据了解,已有数十家公司表态争取“虚拟运营商”牌照,包含连锁巨头、增值服务商和电子商务公司等。但是业界对于本次试点方案反响不一,有说法称这是民资进入基础电信业的标志,也有说法称意义有限,更有说法认为民资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对民资与运营商的合作关系也诸多猜测,反应出本次试点方案发布对业界的巨大冲击力。
中信建投电信分析师戴春荣和中投证券电信分析师齐宁在试点前后分别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列举了全球移动转售业务发展状况和分析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给电信业带来的影响。根据报告,C114从虚拟运营商全球发展进程、国外运营商态度和产业发展现状的角度,详细解读中国移动转售开闸给运营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欧美结果,中国开花
虚拟运营商最初起源于全球电信业监管的反垄断浪潮。20世纪90年代末虚拟运营商首次出现,第一家尝试建立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公司是挪威的Sense Communications。1999年8月,英国维珍集团与德国电信合资成立维珍移动(Virgin Mobile),正式以虚拟电信运营模式运营,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一家虚拟运营商。
市场研究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的数据指出,截止2012年底,全球共有812家移动虚拟运营商,欧洲虚拟运营商占全球总数的65%,亚太为第二大市场,占总数13%。